期钢暴涨暴跌37天 监管发文要严打期市对敲行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期钢暴涨暴跌37天 监管发文要严打期市对敲行为
2009年09月04日 09:50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段时间以来,期货市场的暴涨暴跌颇引人关注。究其原因,这里面竟然有对敲的存在——钢材期货虽然是今年刚上市的新品种,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0912从今年7月中旬开始上演了一轮过山车行情,先是从每吨4000元暴涨到5000元,随后又被打回原形。记者昨日从交易所和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在期货价格疯狂的背后,夹杂着对敲和虚假报单等各种违规行为。

  暴涨暴跌37天惊心动魄

  短短37个交易日就演绎了少有的大行情,螺纹钢期货价格大起大落,不少参与其中的市场投资者不断在感受着其中的大喜大悲。

  “期货市场出大行情往往伴随着逼仓,这次螺纹钢一开始就是典型的多逼空。”资深期货操盘手杨先生对记者表示,7月15日,当时的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0910在经过盘整之后,拉出一根大阳线,自上市以来首次收盘站上每吨4000元,由此吹响了大涨的冲锋号。

  “接下来的暴涨速度就越来越出乎意料了。”杨先生分析,多头借主力合约换月到0911之际,在7月31日和8月3日连续封了两个涨停板,这一下让很多空头都吃不消面临爆仓的资金压力,只好纷纷止损斩仓。

  “多头的好日子也到头了,螺纹钢从8月4日开始遭遇了一轮同样快速的暴跌。”根据杨先生介绍,昨日主力合约盘中最低被打到4003元/吨,这相当于期货价格又回到了原点。

  “这一轮暴涨暴跌真是惊心动魄,消灭了不少客户。”沪上一家期货公司的市场部总经理陈先生向记者透露。

  对敲和虚假报单系祸首

  期货市场的疯狂很快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据记者昨日了解,上期所在8月下旬下发了《关于做好市场风险控制工作的通知》。交易所对各家期货公司表示,近期受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变化影响,国内商品期货市场震荡加剧,相关期货品种价格波动剧烈,市场风险明显上升。

  “及时查处对敲、虚假报单等各种违规违法行为是重点。”期货业内人士陈先生向记者透露,交易所要求期货公司密切跟踪市场走势,加强对持仓变化和保证金水平等风险指标的监控,依据有关法规规则规范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另外,交易所将严格执行交易规则,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确保市场规范平稳运行。

  对于此次监管动作,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期货公司应继续加强对客户的风险教育工作,提醒投资者理性做好风险管理,防止投资者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由于对期货市场相关规则的不了解及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而带来的风险隐患。

  “吴满仓”们炒出市场价格

  “不仅是钢材期货,沪铜上也有大户操纵市场的痕迹,而且南北两派资金打得很热闹。”陈先生作为在期货圈内摸爬滚打10多年的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北京资金和浙江资金从今年4月份开始在沪铜这个品种“开战”。

  “多头是来自北京的资金,主力绰号“吴满仓”,大概有4个亿左右的资金。”陈先生透露,“吴满仓”的操作风格是满仓做多,因此在圈内得名。“吴满仓”在铜价跌到每吨22000元多一点时大举抄底,随后一路做多收益颇丰。但从4月开始,浙江资金利用手上囤铜的现货背景,开始在阶段性高点放短期空单,狙击“吴满仓”,使其收益开始缩水。

  “不管多空两边的主力怎么打,最惯用的手法就是对敲。”陈先生介绍,期货主力通过自买自卖对敲,造成成交虚增,以此吸引散户来炒单。还有就是通过虚假报单,在某一价位上突然挂出大量多单或空单,实际并不成交,造成其他普通投资者错误判断跟风。交易所和期货公司从维护期货市场“三公“的原则出发,确实有必要打击对敲和虚假报单等违规行为。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