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 居民人均期望寿命由35岁上升到73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新中国60年 居民人均期望寿命由35岁上升到73岁
2009年09月16日 15:17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国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目前,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三项健康指标已经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从“缺医少药”到“病有所医”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国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目前,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三项健康指标已经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从“缺医少药”到“病有所医”,中国人活得更长,身体更壮。

  卫生部部长陈竺9月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6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期望寿命为73岁,与解放前的35岁相比大幅提升;孕产妇死亡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500/10万下降至2008年的34.2/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下降到2008年的1.49%,均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和丝虫病,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在总体上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有效控制了麻风病、血吸虫病、疟疾等曾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成效显著。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精神病、恶性肿瘤、口腔疾病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倡导,部门配合,专家努力,社会参与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局面,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群众获得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改善。2008年底,我国拥有卫生机构27.8万个,另有村卫生室61.3万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全国医院床位总数403.6万张,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83张。

  有关人士介绍,《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明确了新时期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强调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总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唐 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