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林: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尚福林: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
2009年09月29日 07:4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新一届并购重组委要独立审核 维护市场公信 业精技良 廉洁自律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在证监会新一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表示,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支持促进有条件的企业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向新一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提出了维护市场公信,恪尽职守等四点要求。

  尚福林表示,中国证监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部署,按照年初全国监管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思路和任务,有序推进改革,深化创新,在一些事关市场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基础性制度建设的累积效应逐步显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总体上好转。资本市场“晴雨表”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市场化运行机制逐步健全,市场运行的基础不断改善,资本市场服务于国民经济全局的功能日益突出。

  尚福林指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随着上市公司占国民经济比重的不断提高,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支持促进有条件的企业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工作部署,大力推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促进上市公司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取得了积极成效。据统计,从2006至2009年上半年,共有12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以促进产业整合、行业升级为目标的并购重组,交易金额达到8334亿元,完成并购重组后上市公司净利润、总收入和总资产平均增长了1-3倍。通过并购重组孵化出中国铝业、中国船舶、中国远洋、长江电力、海螺水泥、青岛海尔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东方电气、武钢股份、葛洲坝、上海汽车、攀钢钢钒等一批上市公司实现了整体上市。

  尚福林强调,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全流通制度下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进一步健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总体数量增多、交易规模加大、方式创新丰富,以“调结构、兴产业”为目标的并购重组绩效显著,资本市场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购重组委工作,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并购重组功能的正常发挥,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树立良好的公信。并购重组委委员是并购重组质量的“把关人”,肩负重任,不但需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负社会所望,市场所托。

  尚福林对新一届并购重组委委员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坚持原则,独立审核。坚持“公”字当头,以投资者利益为重,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高度认识并购重组审核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所有企业,严肃、谨慎行使手中权力,秉公办事,保证审核工作的专业性,保持并购重组委的独立性;二是要维护市场公信,恪尽职守。要努力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己任,本着对投资者负责、对上市公司负责、对资本市场负责的精神,客观、公正、独立的出具并购重组审核意见,投出经得起检验的一票;三是要坚持学习,业精技良。并购重组审核工作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加之市场创新快,变化多,各位委员虽是专家,但不能自满,要注意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四是要自重自爱,廉洁自律。要本着对法律负责,对自己人生、事业、家庭负责的态度,抵制住诱惑,经得起考验,时刻保持职业操守,不要因个人的不当言行给并购重组委制度抹黑,自觉维护并购重组委的良好社会形象。

  新一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是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发行审核委员会中设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的决定》以来成立的第二届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尚福林出席会议并讲话,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在会上宣读了中国证监会聘任新一届并购重组委委员的决定。

  在组建新一届并购重组委的同时,证监会有关部门围绕促进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更好地服务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更好地适应市场客观需求,正在研究完善推进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工作安排。作为提高上市公司监管透明度的具体措施之一,近期中国证监会网站开通了上市公司业务咨询平台,针对市场各有关主体对上市公司监管工作提出的政策性问题和各类咨询事项,提供“信息直通车”服务,进一步增强并购重组监管政策的透明度和一致性,同时提高对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应对能力。(记者 申屠青南)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