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黄金周消费井喷 消费大增通胀未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政策引导黄金周消费井喷 消费大增通胀未现
2009年10月09日 13:37 来源:新闻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来源:新闻晚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经济企稳回暖当口,黄金周消费再次交上满意答卷。据商务部监测,黄金周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额约5700亿元,家电汽车消费受多项刺激政策影响,毫无疑问地成为内需主力。而业内专家认为,如何可持续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扶持产业资本”应是未来政策设计的方向。

  长假消费大增通胀未现

  据商务部监测,10月1日至8日,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额约5700亿元,日均零售额比去年 “十一”黄金周增长18%左右。商务部称,各地家用电器、通讯器材、金银珠宝、汽车等商品热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

  与此同时,粮食价格保持平稳。食用油价格稳中有降,肉类价格略有回落,其中猪肉价格下跌0.3%,牛肉下跌0.1%,18种主要蔬菜平均价格较节前一周下跌1.3%。从这个数据来看,之前业内颇有争议的通胀隐忧目前还未显现。

  家电汽车热销“不差钱”

  记者节日期间在沪上苏宁永乐国美等家电卖场和汽车4S店看到,购销两旺的场景比比皆是,不少家电卖场的收银台前都排起了长队。一位顾客表示,虽然卖场已经开启了所有的收银窗口,排队付款还是要等20分钟左右。“卖疯了,昨天加班到凌晨1点。”某品牌促销员向记者表示,“市民购物热情高涨,感觉像不要钱似的。”

  据永乐家电路炜总经理透露,截至10月8日,永乐的整体销售额同比去年增幅达60%,单日最高销售额达3亿,国庆前3天的销售额同比去年增幅达2倍多。而不少市民在节日也选择了“赏车购车”的消费方式。除了各类4S店外,经销商在不少大型购物广场前举办“汽车购物节”以吸引眼球,聚拢人气。

  “日均看车的人次比9月份多了三成,创下单月看车人次历史新高。”某品牌4S店经理告诉记者,“现场下订的也比9月份有所提升。”今年提前2个月打响了汽车消费的冲刺赛,让不少经销商感到信心十足。一位经销商估计,从10月开始,车市可能掀起新一轮的热销高潮。

  政策导向是热销关键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今年“十一”长假消费大幅增长,原因何在?业内人士分析,消费信心的提振,正是国家刺激政策拉动、经济逐步企稳回升、社保改革力度加大等多种利好因素叠加的结果。

  从今年初开始,我国一系列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就汽车消费而言,燃油税改革、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汽车报废补贴、汽车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一项连着一项,刺激政策的“缓释效应”在下半年逐步释放。

  同时,家电以旧换新也成为长假期间的新消费亮点。据上海商委统计,10月1日至10月7日,本市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五大类家电回收73679台,环比长假前一周增长55%;销售量62878台,环比增长91%;销售额2.7亿元,环比增长93%。

  “‘十一’黄金周前三天千家店零售总额增速,接近今年1月至8月全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15.1%的累计增速。这表明中国消费在出口继续疲软情况下经受住了考验。”陆挺认为,中国消费之所以强劲增长,是因为持续复苏的中国经济以及未来较好的经济增长前景鼓舞了消费者的信心。另外,一些政策措施,如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提高退休职工和教师工资也起到增强消费者信心作用。

  专家观点

  扶持产业资本解决内需

  在回答“怎样让中国大众多消费”这个问题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则站在更加宏观角度指出,国家在制定消费政策时应更为谨慎。他说,目前资本市场表现出“收益膨胀过快,风险释放不足”的格局,造成产业资本越来越少,民间储蓄结构的流动性越来越差,这将影响到中国居民收入增长的稳定性和消费能力的提高。

  孙立坚指出,如果政府能够有效地控制金融资产膨胀,而且通过增加优质企业的融资能力来保证产业资本的规模,使金融资本能更多的为产业资本服务,那么,经济基本面的好转所带来的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和老百姓收入稳定的增长,就会让中国大众更有底气的消费。

  “否则,产业资本不断转化为金融资本,最终财富就越有可能集中在富人的手中。如果富人的消费和白领阶层甚至贫困阶层都进入同一个市场,那么,后两种人的生活负担会变得越来越重。”他不无担忧地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中国的内需被‘鼓动’起来了,社会不安定的风险也会让这种消费模式变得不可持续。”他认为通过“扶持产业资本”的政策来解决中国今天消费能力不足或不平衡的问题至关重要。(王毅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