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多位学者判定中国经济尚不稳定不平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调查显示:多位学者判定中国经济尚不稳定不平衡
2009年10月26日 10:1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备受关注的中国经济三季度运行数据10月22日如期公布,GDP增长第三季度交出了8.9%的答卷,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达到7.7%,显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保八’增长毫无悬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

  “这些数据比我的预期还要好一些,表明中国经济回升的态势更加鲜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立群研究员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承受各种冲击、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能力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将使经济周期性波动幅度进一步缩小。”

  尽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好于年初的预期,从外部环境看,一些发达国家经济也开始复苏,但“基础不稳固、动力不足,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10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从国内经济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2009年最后一季度以及2010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将如何,经济回升将面临哪些新问题,宏观调控将面对哪些新考验,财政以及货币政策等会有怎样的调整,就当前经济热点问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多位经济专家和学者。

  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以上半年为例指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需求贡献6.2%,消费3.8%,出口为负2.9%,GDP同比增长7.1%。”因此,在他看来,尽管经济已经明显回升,但结构问题等深层次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对于当前经济的“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受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应该具体分析并加以重视,以防患于未然。

  首先应关注的是“经济刺激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太平洋研究院的周明剑认为,“首先是消费和投资的结构问题。”

  消费不足是中国经济的痼疾。从对GDP的贡献来看,1979到2008年的30年间,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年平均为35.71%,而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55.84%,但2009年上半年,投资的贡献率上升到了87.6%,最终消费的贡献率依然在55%左右。

  具体来看投资结构,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近40%,占投资的比重由2008年的28.2%提高到43%。从到位资金情况看,1-8月份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9.1%,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82.7%,国内贷款增长47.4%,自筹资金增长33.3%,利用外资下降12.1%。对此,张立群分析认为,这些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的投资增长加速主要由政府力量推动,国家预算内投资和国内贷款是推动投资增长加快的主要因素。

  由此,造成了“更多依靠政府投资的产业比较热,而依靠市场拉动的产业没有如我们所愿那么热”的现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认为,这种状况容易导致旧的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复。

  其次,产业结构问题。在经济危机来临之前,中国已经面临结构性的产能过剩问题,包括铜、铝、原煤开采等产品在内的新增产能维持在历史高位。经济危机之后,外需急剧萎缩,投资贡献率大大提升。

  但从4万亿投资构成来看,刺激计划主要针对的依然是基础设施,具体来看,只有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可以看成是可以对最终消费产生直接刺激的投资,两项加总占总投资比重仅为10%。在周明剑看来,这种偏向性明显的投资结构,在加剧消费和投资结构不平衡的同时,自然导致部分和基础设施相关的行业出现产能过剩。

  再者,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结构问题。4万亿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而在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中间部门中,国有企业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导致国有企业成为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的主体。与此同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助长了国有银行放贷冲动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国有企业的融资规模。2009年1-8月的贷款数据显示,大中型国有企业成为新增贷款的主要去处。即使在流动性充裕的大背景下,许多中小企业依然面临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从外部环境来看,外需萎缩的局面及影响还在继续,国际收支失衡压力还在加大。而随着全球市场回暖,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造成大量国际资金回流,将对货币政策带来更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在2009全球商报经济论坛上指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现实障碍。

  扩大内需在短期内仍受到不少制约,民间投资尚未实质性启动,政府主导的投资规模面临可持续性挑战;目前消费扩大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的刺激,居民消费进一步扩大的后劲不足;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连续多次提高轻纺、机电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政策调整总体上减收大于增收。部分行业和地区的企业经营困难,企业所得税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明年财政支出压力会进一步加大,扩张性财政面临持续性困难。

  再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压力正逐步积累。目前,物价下行的态势得到遏制。随着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走高,通货膨胀预期强化。

  正因为复杂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杨瑞龙认为,还不能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真正的复苏。这只是政策性反弹,而不是完全市场反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也认为不应过于乐观。在他看来,反弹和复苏不是等价的,反弹是技术层面恢复性的。当人们谈到经济复苏的时候,它是一个周期性、长期发展趋势。

  工业引擎待增强

  如果说2009年的经济回升很大程度依靠政府力量推动,那么下一步,在经济稳定之后,“必须尽快转向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支持的增长”,张立群认为。

  对于谁是下一步稳定的增长引擎,姚景源更看重的是工业。在他看来,“观察中国经济或者要把握、判断中国经济,关键要把握工业。而工业当中应该重点把握重工业,因为中国轻重工业是3比7”。他认为,“从规模以上工业走势就能看到中国工业状况。”

  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来看,金融危机使这一数字从2008年一季度的16.4%跌到2009年2月的3.8%。尽管在此之后,2009年二季度实现了增长9.1%,三季度增长了12.4%。但从前三季度整体来看,同比只增长了8.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

  而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来看,1-8月份同比仍处于下降状态,为10.6%,虽然比1-5月份降幅已经缩小了12.2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尽管在恢复增长,但受访专家担心的是,从贷款的去向来看,和4万亿投资相配套的贷款不少流向了中间部门。

  数据显示,自2008年9月到2009年7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中,平均而言,非金融公司及其他部门的贷款比重达到了81.6%,而居民户贷款仅占18.4%,其中消费性贷款占11.8%,经营性贷款占6.4%。这“助长”国有企业成为推高资产价格的重要力量,突出表现在前期各地地王中频现央企身影。

  从结构上来看,在经济危机来临之前,中国已经面临结构性的产能过剩问题。经济危机之后,外需急剧萎缩,投资贡献率大大提升,某种程度加剧了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日前,国务院明确加强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船坞船台等产能过剩行业和重复建设项目的发展指导。“表明在保八目标实现后,宏观调控开始重新关注日积月累的产能过剩问题”,周明剑认为。

  宏观政策下一步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了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

  针对2009年的经济回升很大程度还是依靠政府力量推动,张立群认为,下一步必须尽快转向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支持的增长,统筹考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考虑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提高,考虑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等问题。

  对2009年货币与财政政策可能加大通货膨胀风险,导致投资效果下降等的担心,张立群认为,从经济形势发展看,这些方面的过度担心是不必要的。

  从2009年下半年来看,一方面信贷业务规模已接近商业银行预期,另一方面政府投资项目推出速度减慢,房地产市场趋稳,较好的贷款项目减少,商业银行信贷活动必然会趋稳。这些情况表明,继续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不会出现货币过度投放。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政府投资支出大量增加,但此次政府投资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灾后重建等方面,都是需要政府投资的领域,加之对项目的审计检查比较严格,因此政府投资带来的失误和损失总体较小。政府投资对重化工业生产的拉动,只要此后有市场推动的房地产、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投资接替下来,就不会导致重化工业产能不合理扩张。

  张立群认为,在当前出口增长减慢而且将持续较长时间的格局下,应该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弥补出口增长减慢的影响,带动工业化加快推进。这是未来支持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

  对于一些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张立群认为,关键是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同时,要警惕以调整过剩产能的名义,提高政府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参与程度,避免因此产生保护落后、阻碍产业素质提高的结果。

  从国际市场来看,张立群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和国际分工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将发生重要变化。应该着眼长远规划我国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目标及路径。

  对于2010年的宏观政策走向,张立群认为,宜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尽快将扩大内需的支点由政府转向市场。为此应注意协调好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之间的关系。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