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无法回避的话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贸易保护:无法回避的话题
2009年11月15日 09:17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进入11月以来,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更是出乎人们的预料,因为在近期杭州举行的中美商贸联委会会议上,美方还与中方一道承诺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而且美国总统奥巴马下周即将开始他的首次访华之旅,这也使得人们对正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系列峰会能就反对贸易保护取得成果充满期待。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11月13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贸易保护主义问题有一定的政治因素,每当经济危机袭来之时,贸易保护主义都会抬头。如果国际社会对此不加强关注并积极应对,问题将会进一步恶化。

  在本次APEC系列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并呼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11月13日,胡锦涛在出席2009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时提出的推动世界经济全面恢复增长的首要主张,就是“坚定立场,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而在11月12日胡锦涛对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出的三点希望中,也包括“希望会议发出明确而强烈的信号,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支持多哈回合谈判在锁定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

  “胡主席在国际平台上强调和呼吁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这是非常必要的。”左晓蕾对记者如是表示。

  而从11月12日闭幕的APEC部长级会议和财长会议来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贸易自由化已成为与会各方的共识。出席APEC论坛的部长们在会后声明中对贸易保护主义给经济复苏带来的威胁表示担忧,承诺各国将保持市场开放并抵制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并致力于在明年成功结束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而同日闭幕的APEC财长会议对此问题的态度也如出一辙,会议声明承诺支持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积极抵制保护性措施,以提高亚太地区和全球经济繁荣以及增长的持续性。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中国已遭受贸易救济调查99起,涉案金额达116亿美元,其中来自APEC成员的调查占总量的75%。而这或许只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的一个缩影。

  在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现象的背后,是低迷的经济以及持续攀高的失业率。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11月12日表示,失业率持续攀升是自由贸易最大的威胁。“如今美国失业率已经高达10.2%,且奥巴马所在的民主党的高支持率正在逐渐下滑,”11月12日,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罗奇在北京告诉记者,奥巴马对此忧心忡忡,他需要得到选民的支持。罗奇认为,奥巴马在贸易政策上保持缄默是因为他面临复杂的内外政治环境。“鉴于明年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我担心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加剧,美国国会或将采取更多限制中国产品对美出口的措施。”罗奇如是说。

  对尚处在脆弱复苏阶段的全球经济而言,保护主义抬头无疑是个坏消息。只有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本次APEC会议主席、新加坡外长杨荣文说,对仍然处于经济危机恢复期的世界经济而言,贸易自由化的任何倒退都是灾难性的。普华永道新加坡执行主席高腾斌表示,“自由贸易的竞争优势在于可以为年轻的经济体注入力量,使数百万人脱离贫困。”“此次经济危机不应被看作是保护主义的预兆,自由贸易仍然是重要的目标。先进的经济体不应利用现在的经济气候创造保护主义壁垒;相反,他们应该推动更高价值的贸易活动,使新兴经济体能够保持兴旺。”

  展望未来,左晓蕾对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前景保持乐观,认为各国在贸易保护主义的道路不会走得太远,毕竟各国领导人心里都明白,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最终对彼此都没有好处。目前来看,中美贸易摩擦涉及的金额、产品尚不多,贸易保护主义之风也并未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主流,各方人士在正式场合仍旧明确承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也不能对这个问题掉以轻心,应当积极、合理、适度地加以应对。如果应对的方法和策略恰当,相信政治家们是不会让贸易保护主义走得太远的。”她说。

  按照会议议程,11月14日至15日,APEC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举行,这是APEC最高级别的会议,届时来自APEC各成员国的领导人均将与会。对领导人能否就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取得更进一步的具体进展,人们将拭目以待。(记者 莫莉)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