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经济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专家:中国经济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2009年11月18日 08:27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出席“未来10年中国经济走向”高峰论坛的专家认为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抵御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一年前,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了促进增长的十项措施,制定了系统完整的一揽子计划。11月15日,在“未来10年中国经济走向”高峰论坛上,吴敬琏、厉以宁、李扬、刘世锦、蔡昉、王一鸣、张维迎、李晓西、迟

  福林等知名经济学家先后发表主题演讲。与会者充分肯定了“反危机”一年来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同时把目光更多地聚焦于“未来10年中国经济走向”上。

  与会者认为,各项指标逐步回暖的中国经济今天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迈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未来10年中,中国经济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隐忧,中国经济如何进一步保持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如何融入全球化,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与会的经济学家们针对这些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各陈己见,提出了诸多可操作的政策建言。

  与会者认为,中国经济已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刻,实现全年“保八”已无悬念,中国经济回升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正稳步增强。他们同时也指出,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内外因的变化适时调整相关政策,在短期政策取得明显成果的情况下,下一步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解决长期增长的问题上,切实注重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经济增长的质量。

  中国经济已经快速增长了30年,这个势头还能保持多久?许多学者的估计是10年。有学者在发言中指出,从国际经验看,还没有一个经济体能连续40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连续40年保持7%以上增长的也只有新加坡、韩国和中国香港。这些都是比较小的经济体,大的经济体要保持两位数的长期增长尚无前例。在此国际经验背景下,中国这个大经济体的增长潜力到底有多少,速度是如何分布的,接下来到底会走出一条什么样的曲线,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但未来几年,我们有必要为中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做好准备。在接下来的10年里,如果中国经济增长速度6%、5%成为一个常态,我们就要有准备承受它带来的某些后果,对未来的几年里应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要有清晰的分析和把握。为此,与会学者强调,一是要深化改革解决好体制创新的问题,二是要做好金融发展与金融风险防范工作,三是要进一步推进金融业服务业的开放。今后10年左右的时间,从与高速增长相适应的发展方式,转变到与中低速增长相适应的发展方式,也是一个实质性转变,相关的工作一定要有实质性的推进。学者们认为,即使未来几年的发展速度低了一点,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可能会好一点,中国经济仍然可以进入另外一个充满活力的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谈到中国经济的增长空间可能在哪里,有学者建议利用我们大国的区域差异性来推动未来的经济增长。经济学家认为,至少今后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国的中西部地区都将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今后要依靠中西部地区的增长来推动整体经济。

  与会者还认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对我国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这是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尽管在复苏,甚至可能会好于人们的预期,但是增长的恢复很可能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由此也决定了未来三到五年,中国经济可能是一个调整期。换句话说,在这轮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由于外部的变化、内在条件的变化,我国的经济增长也会发生相应的调适,经济结构要进行一次战略性的调整,增长模式也需要一轮战略性的调整。而要保障这两个调整有效到位,经济学家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推进体制改革的战略性突破,包括建立和完善土地和环境产权制度、宏观管理体制、财税和金融体系等。如果相关的调整和转型能够成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延续时间就能够再拉长些。

  有学者认为,未来五年左右,我们的消费率提高10个百分点应该是有可能的,居民消费率提高15个百分点也是有可能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的制度安排,如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和金融转型,投资体制改革等。

  本次高峰论坛由广东省出版集团、中国社科院科研局、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记者 孙明泉)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