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来升值主动权?进口、美债是两大利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何来升值主动权?进口、美债是两大利器
2010年02月10日 15:2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围绕人民币升值的种种争论都指向一点,就是人民币怎样才能实现可控升值?进而避免日元曾经出现的问题。

  研究机构莫尼塔的判断是,在通胀受控的条件下,人民币完全有能力实现可控升值。

  这一判断基于中国的两个优势。第一,中国已经开始向全球输出总需求。在全球增长不振的条件下,中国可能会成为未来5年内总需求的主要输出国。得益于此,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将增强。第二,汇率压力的来源国美国,需要继续依靠中国资金解决其中期赤字问题。随着奥巴马预算上调财政赤字,美国对中国资金的依赖继续增强。正因为这种自主性,人民币升值的节奏也可能更多地考虑国内的因素,而非国际压力。

  但是,2月5日中国和美国之间再次出现了贸易争端,中国对于美国肉鸡的反倾销立即引起了美国对中国产的礼盒等产品的反倾销。近期类似的贸易争端持续上演,使得人们对人民币能否实现自主与可控产生了一定的怀疑。

  日元被迫一升再升

  马克掌握升值主动权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日本与德国两种截然不同的经验,或许可以成为我们的教材。

  如果说1985年的广场协议签署正值日本经济强劲上行之时,那么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末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之后,日本经济的上升势头已经明显放缓。而1993年至1995年期间,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贝茨在1美元大约兑换120日元的时候,以“美日贸易不平衡”为由敦促日元继续升值20%的要求则给了刚刚略有起色的日本经济当头一棒。1995年4月,日元汇率升至历史最高的1美元兑79日元(图1)。

  值得注意的是,当初要求日元升值的克林顿政府和现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奥巴马政府都是民主党政府,而与克林顿政府从老布什政府手中接过巨额财政赤字类似,财政问题也是奥巴马政府需要在任期内解决的最大问题之一。

  同样作为贸易大国,联邦德国在战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出现持续的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同时开始大幅增加。与日本一样,在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西德马克受到美元贬值的影响也经历了大幅升值。

  然而,与日本不同的是,联邦德国在本币升值的问题上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自主权(图2)。联邦德国的货币政策也一直非常明确地以保持国内通胀水平为主要目标。这使得联邦德国在面临来自美国压力的时候,能够以自身利益为主要目标来决定是否接受美国的要求。

  与此同时,作为欧共体重要的成员国,联邦德国一直将本币与欧洲国家间的汇率波动保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这使得西德马克与美元汇率发生变化的同时,仍能够保持与周边国家汇率的稳定,从而分散了本币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开始向全球输出总需求

  从上述回顾可以看出,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核心逻辑就是:人民币能否避免这两个重要贸易大国货币曾经经历过的问题。

  莫尼塔的判断是人民币完全有能力实现可控升值。和日本、德国所不同的是,这基于中国的两个优势。第一,中国已经开始向全球输出总需求。在全球增长不振的条件下,中国可能会成为未来5年内总需求的主要输出国。得益于此,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将增强。第二,汇率压力的来源国美国,需要继续依靠中国资金解决其中期赤字问题。随着奥巴马预算上调财政赤字,美国对中国资金的依赖继续增强。

  “直接拿中国与日本、德国在上世纪80年代的情况进行对比显得过于仓促。中国目前所处的环境与日本当时的环境有了较大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在于当前中国在向世界输出总需求。”莫尼塔认为,中国对世界的需求一直在增长,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进口的增速甚至超过了出口,这点和上世纪80年代日本和德国的情况明显不同。德国和日本的进口增长一直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1985年后期,其进口增速都出现了相对明显的下降,这进一步降低了两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

  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持续走弱。但对中国而言,进口增速超过出口增长,显示了中国国内需求的强劲复苏。以进口货品数量的同比增速来看,中国进口的复苏十分强劲,仅用7个月就完成了由负到正的反转(图3)。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的增长可能会在愈发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据估计,2013年时按名义GDP计划,中国可能会占据全球的11.1%。由于2008年时中国GDP仅为全球的7.1%,中国GDP占比的迅速扩张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全球总需求的发动机。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低迷的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增强。

  总需求的输出使得中国的经济政策在全球的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在莫尼塔看来,澳央行出乎市场预期没有加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这标志着中国首次向世界输出宏观调控政策。而中国宏观政策输出的本质就是总需求的输出。

  美国赤字持续扩大

  对中国资金依赖增强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历史上的重要贸易顺差国都是美国国债的重要持有人,如日本和德国。但从程度上看,与日本和德国在上世纪80年代时期相比,中国目前的地位明显更加重要。一方面,巨额贸易顺差使美元大量流入中国,另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大量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图4)。

  在2002年到2008年的6年间,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比例从原来的6 .5%达到16 .5%,增长了10%。美国在此期间发行的国债中23%由中国购买,而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和德国的购买则仅为9%和13%。

  这意味着,美国赤字持续扩大,并对中国资金依赖度增强。奥巴马预算案明显高于此前市场对于美国政府赤字的估计(图5),2010年美国赤字占比将会超出10%的水平。中期来看,这一预算超出了3%的赤字目标。因此这一预算的实现需要依赖于两个条件:第一,经济不需要第二次财政刺激;第二,金融市场能够提供足够的流动性。

  而这两个条件的满足都需要依靠中国。经济不需要再次财政刺激的前提是债券市场能够保持较低的利率,因此实质上这两个条件都需要充裕的流动性供给。换句话说,美国需要中国继续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为美国政府提供持续的流动性支持。

  莫尼塔认为,正因为这种自主性,人民币升值的节奏可能更多地考虑国内的因素,而非国际压力。利用好中国的优势,推进实体经济调结构的政策也正当其时。(张晓华)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