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幅微落 CPI仍具反弹动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涨幅微落 CPI仍具反弹动能
2010年02月12日 07:2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与去年12月相比,2010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5%,比去年12月回落0.4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上涨4.3%,比去年12月加快2.6个百分点,近15个月来涨幅首度反超CPI。

  专家认为,CPI涨幅回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价快速上涨的预期,短期内宏观调控力度更可能趋于温和而不是严厉。但由于翘尾因素以及需求回升的影响,上半年CPI和PPI涨幅都将继续上行。

   □本报记者 韩晓东

  CPI涨幅略低于预期

  1.5%的CPI涨幅略低于人们预期,也是近6个月来CPI同比涨幅首度回落。对此,专家认为应归结为两个原因。首先是去年春节出现在1月,基期价格较高对冲了今年的环比涨幅。其次是食品价格涨幅有所回落。商务部、农业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与去年底相比,1月份我国食用农产品价格涨幅趋缓,个别周还出现了下降。

  分类别看,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仍然是CPI上涨的主因。1月份,我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7%,居住类价格上涨2.5%,分别拉动CPI上行1.2和0.4个百分点。衣着、娱乐教育、交通和通信等大类价格则有所回落。

  “1月份CPI环比上涨0.6%,这个涨幅仍然是偏快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处处长牛犁认为,食品尤其是蔬菜价格的回落是1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的重要原因。但牛犁强调,后几个月物价上涨压力仍然不可小觑。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表示,与去年12月份相比,1月CPI同比和环比涨幅均有所回落,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居民的通胀预期。这说明去年底的物价较快回升可能是季节性的偶然因素导致的。当前的通胀压力仍然比较温和,因此宏观调控更应采取温和的手段,而不是强烈压缩。

  PPI涨幅超CPI

  1月份,PPI上涨4.3%,比去年12月加快2.6个百分点。这也是2008年11月以来,我国PPI涨幅首度反超CPI。

  具体来看,1月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远远超过了生活资料。其中,采掘类产品同比上涨31.4%,拉动PPI上升1.6个百分点。原料工业上涨8.6%,拉动PPI上涨1.7个百分点。

  分产品看,原油及部分化工类产品涨幅最为明显。1月份,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7%,顺丁橡胶同比上涨43.1%,涤纶长丝上涨32.3%。煤炭、钢铁产品价格则基本稳定,1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类价格同比下降了1.4%。

  由于去年PPI出现了深幅下跌,翘尾因素对PPI拉动作用相当明显。1月份翘尾因素影响PPI3.3个百分点,二三月份则将分别扩大至4.5和6.0个百分点。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刘铁军认为,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未来生产资料价格不会明显回落,去年同期基数则不断走低。预计PPI上升态势将持续到年中,下半年涨幅可能会下降。

  物价或继续上行

  分析人士指出,物价涨幅回落的趋势可能不会持续。当前物价的上行空间已经打开,再加上即将到来的春节因素将导致食品价格上涨,2月份CPI涨幅可能达到2.5%左右,3月份则可能接近3%。

  宋国青指出,未来导致物价上升的最大因素将是货币。1月份新增信贷规模达到1.39万亿元,一季度可能达到2.5万亿元,但如果二季度仍然延续这种趋势,则将给CPI带来更大压力。

  但齐鲁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由于我国储蓄率较高,货币系统释放的流动性并不会很顺畅地导致物价上涨。同样地,收紧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对于控制物价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因此,总体稳定的货币政策才对经济发展更加有利。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认为,1月份CPI低于预期,但这并不意味着物价趋势有所变化。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将推动我国非食品价格上升,而食品价格的上升周期也将延续到今年下半年。预计2月份CPI同比增长2.8%,PPI则将达到5.2%。

  有效控制货币信贷将是货币政策重点

  □本报记者 任晓

  央行11日公布的1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显示,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仍然不低,有效控制货币信贷将是货币政策重点。为对冲流动性,央行可能会在春节前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增速有望回落

  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为25.98%,较上月有所回落。M1同比增长38.96%,较上月大幅上升6.61个百分点。M1和M2增速差进一步拉大。当月M2、M1之间“倒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到12.98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M1增速上行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低(2009年1月M1同比增速为6.68%),同时也表明企业投资经营活力持续增强(经测算,1月企业活期存款增加7084亿元,较上月多增1475亿元)。

  长城证券分析师吴士金认为,M1的回升更多地是因为季节因素,因为农历新年前往往是现金和企业活期资金增加的时间段,而到了春节当月,M1往往会出现下降。由于去年春节在1月份,今年1月份的同比增速出现了季节性的异常上升。

  分析人士指出,总体来看,流动性的洪峰已经在2009年末出现。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随着春节结束后人民银行收缩前期投放的流动性,预计3月末M2同比增速将有比较明显的回落,到6月末M2同比增速将回落到20%左右的水平。

  信贷需求依然不低

  1月,在央行和银监会紧密调控下,新增人民币贷款仍达到1.39万亿元,本外币贷款合计增加1.46万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新增贷款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受去年末的储备项目在今年初集中投放、企业在年初的信贷需求较多以及银行倾向于早投放以较早获得收益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属季节性增长,同时也表明今年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依然不低。

  1月,企业中长期贷款依然保持较快增势,当月增加7521亿元,较上月多增4889亿元,占总新增贷款的比重高达54%。短期贷款增加3328亿元,较上月多增3626亿元,表明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有所增加。

  当月居民户贷款增加4502亿元,较上月多增2229亿元。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居民户贷款多增主要是由去年末累积的按揭贷款需求在年初集中释放所致,而且从住房成交到贷款发放本来就有一段时间的滞后期。

  当月居民户存款增加2415亿元,比上月少增4289亿元。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居民户存款少增表明在股市震荡下行的情况下,居民投资热情有所下降。

  李慧勇说,和去年同期数据相比,居民存款增量明显减少,2009年1月居民户存款增加1.53万亿元,春节因素导致的年终奖发放可能是引起此巨大差别的重要因素,我们将密切关注。

  受对公贷款增加较多、企业盈利改善的影响,当月企业存款增加6108亿元,较上月多增402亿元。

  数量工具继续紧缩

  分析人士表示,春节前后央行可能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李慧勇认为,2月人民币贷款投放可能将在7000-8000亿元左右,信贷增速将进一步回落。为了控制信贷投放规模,对冲流动性,2月人民银行可能再次提高准备金率。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前景是:数量工具继续紧缩,价格工具维持观望。农历新年前后仍存在继续上调准备金率的可能,并且年后公开市场会重回净回笼状态;对信贷的控制仍会继续,估计2-3月份新增信贷会回到单月4000-5000亿元左右的水平上。

  对于何时加息,鲁政委认为最早的时间窗口在4月份。他还表示,不稳定的出口恢复、低于预期的物价压力、正在继续走强的美元,将令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维持稳定。

  2009年以来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涨幅

  1月环比涨幅收窄

  房价下半年可能步入盘整

  □本报记者 赵晓路 实习记者 鲍楠

  1月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明显下滑,部分城市房价开始松动。专家表示,在政策调控力度加大、楼市调整信号明显的态势下,房价整体上将呈现涨幅缩小的态势,下半年可能步入盘整格局。

  房价环比涨幅收窄

  根据国家统计局2月11日公布的数据,2010年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涨幅比去年12月份扩大1.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3%,涨幅比去年12月份降低0.2个百分点。

  1月,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3%,涨幅比去年12月份扩大2.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7%,涨幅比去年12月份降低0.2个百分点。从数据看,房价同比、环比均维持上涨势头,但环比涨幅开始收窄。

  分类型看,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7%,其中普通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3.0%,高档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1.5%。

  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有69个,环比上涨的城市有64个,但多数城市环比收窄。二手住宅方面,价格同比上涨8.0%,涨幅比去年12月份扩大1.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9%,涨幅比去年12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

  二季度可能环比负增长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说:“去年是通胀预期,今年通胀可能是来真的,预期比现实对楼市的影响更大。”他表示,很多机构和业界人士去年大打通胀牌,为房价上涨找理由,而当前房价下跌预期增加,通胀概念影响力已经下降。2009年,房地产业的火爆主要受益于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和各地的楼市刺激政策。

  杨红旭预测,房价在二季度可能会出现下跌,即二季度环比负增长。但由于去年一季度房价处于跌势,同比涨幅扩大还会持续1至3个月,二季度后同比涨幅会持续收窄。

  他认为,1月份房价环比涨幅的收窄正是政策紧缩的信息在房价上的体现。2010年,房价整体上呈现上半年涨、下半年盘整和下跌格局。特别是2009年房价涨幅过大的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将出现程度不一的下跌。杨红旭表示,总体而言,2010年房价相比2009年依然会是正增长,但涨幅将减小。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楼市的火爆目前已经是强弩之末,投机风潮最火爆的阶段已经过去,房价会在一定时期的调整后逐渐恢复至合理区间,但游资从楼市撤离对CPI的影响不会很大。

  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表示,观察通货膨胀不能仅看CPI指标,加之目前我国资金充裕以及产能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消费品价格短期内上涨空间比较有限。他说:“很多人就算有钱也不愿意消费,就愿意买资产,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问题。”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表示,房价涨幅收窄,资金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从楼市转移至实体经济。但他表示,对CPI影响的方向要看这些资金的具体流向,如果资金转向消费,会推动CPI上涨;如果资金转向投资,则会扩大供给,促使CPI下行。

  - 记者观察

  退一小步是为了向前一大步

  □本报记者 周婷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反应迅速并率先收获效果。有观点认为,第一个恢复元气的中国或将第一个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受此影响,中国股市近三周表现不佳。

  1月CPI涨幅1.5%,出口同比涨幅继续扩大。中国经济即将进入“高增长,低通胀”的最佳区间,但股民信心仍未完全恢复。个中缘由从信贷情况可见一斑。

  1月份新增信贷1.39万亿元,而1月前半月新增信贷已达1.1万亿元。这说明后半月监管层对信贷的窗口指导发挥了明显作用。市场最担心的是经济刺激政策一旦退出,股市资金层面可能出现“断流”。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A股本轮上涨主要是资金推动的结果。但市场大可不必视政策退出为股市洪水猛兽,伴随本轮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必然是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正所谓“后退一小步是为了向前一大步”。而政策的逐步退出更有利于股市“软着陆”。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已取得阶段性效果,存在逐步退出的必要性。专家认为,以应对危机为主的经济刺激政策必然产生一些代价,即货币的大量投放对市场物价形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应该主动地实行有步骤的、坚定的退出政策。

  其次,政府在短期内用负债、扩大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只能获得短期的效果,更应该依靠经济模式优化来实现持续增长。在适当的时机,刺激政策应有步骤地退出,同时,要伴随政策的退出而加快结构性改革步伐。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上,曾有两次刺激政策与经济改革相辅相成的成功经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财政赤字有所抬头,货币超发,但1980年以后中国很快开始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1997年,为应对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中国也采用了扩大开支、加大政府项目等措施,财政赤字、货币供应方面也出现了短时间的不正常情况。但1997年、1998年以后,中国启动了新一轮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垄断部门的适度开放、加入WTO。中国由此扩大了对外开放,增加了全世界资本、信息、技术、人才和中国资源的组合。

  从这两次政策退出与改革相呼应的效果来看,适时、果断地减少货币供应和信贷投放,有效地遏制了通货膨胀的产生;与此同时的改革,释放了经济结构中的活力,推进了经济继续腾飞。

  目前,中国也在酝酿新一轮改革,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新兴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

  当然,与刺激政策退出的确定性相比,市场更担心的是政策退出步骤的不确定性。过早退出经济政策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这意味着,货币和财政政策还将保持一定的延续性。

  因此,以资金刺激为主的经济政策的退出方式不是釜底抽薪,而是伴随相关领域改革推进、活力释放之后的逐步退出。在打破了体制性的障碍之后,中国经济将更加健康地发展,中国股市繁荣将具备更加坚实的基础。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