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回应CPI涨幅:近期并无通胀之忧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发改委回应CPI涨幅:近期并无通胀之忧
2010年03月16日 07: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就2月份C PI涨幅,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1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月份为春节所在月,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2.7%,仍处于正常区间,近期并无通胀之忧。

  该负责人同时指出,当前也存在一些影响物价变动的不确定因素,需要高度关注。如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可能加剧;近年来恶劣天气增多,自然灾害对市场价格水平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当前生猪价格快速下跌可能引发周期性波动,等等。

  上述负责人解释说,首先,与往年相比,新涨价因素并不高,没有出现新的、异常性的价格上涨。在2月份CPI同比上涨2.7%中,上年涨价的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8个百分点。

  与往年春节所在月份比较,今年新涨价因素处于正常水平,2005年为2.4、2006年为1.8、2007年为1.7、2008年为3.8,仅高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深的2009年(0.9)。

  其次,当前的价格上涨主要受春节和雨雪灾害天气等季节性、临时性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出现多次大范围暴风雪等恶劣天气,2月份以后各地雨雪天气依然偏多,造成鲜菜、鲜果等鲜活农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春节之后也无明显回落。据测算,在2月份的新涨价因素中,鲜果、鲜菜、水产品价格上涨合计影响1 .2个百分点,占新涨价因素的66%。这位负责人透露,供求暂时性失衡是这次鲜菜、鲜果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如鲜菜价格,去年12月份、今年1月份环比分别上涨16 .4%和5 .2%,2月份继续大幅上涨11.4%。随着天气回暖、供给增加,鲜活农产品价格会逐渐回落。

  再次,国内基本消费品供应充裕。当前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粮食连续6年丰收,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裕,消费品市场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重要商品政府储备充足,基本消费品市场总体供求形势宽松,应对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物质基础。

  最后,反映价格长期变化趋势的大宗商品和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均大幅回落。2月份平均,国内四种钢材综合平均价格、上海华通有色现货市场电解铜和电解铝、秦皇岛港发热量每千克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格(月底)分别比上月大幅下跌1 .3%、8%、5.2%和11.3%,唐山产66%含量铁矿石价格略涨0.5%。

  该负责人表示,2003年以来,我国积累了丰富的应对通胀、通缩的经验,各项应对措施比较完善。只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的预期目标是能实现的。(记者陈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