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何从 中国铁矿石谈判“惑”字当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何去何从 中国铁矿石谈判“惑”字当头
2010年04月07日 08:52 来源:北京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继续坚守在谈判桌上还是跟随日本暂时接受矿商们的狮子大开口?面对铁矿石这一“疯狂的石头”,在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下,中国钢铁界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而值得业界注意的是,虽然中钢协、五矿商会“安内”的举措正在展开,但是这三道“铁令”能否化解进口铁矿石的困境?面对钢铁生产这个昂贵的“口粮”,中国要夺得对等的话语权、实现涅槃还需要多少修炼?

  从70万吨升到100万吨:

  铁矿石进口通道收紧

  本月初,日本、韩国钢厂们纷纷表态,与巴西淡水河谷达成初步协议,同意今年4-6月将铁矿石价格较去年提高90%-100%,并实行季度定价。对此,中钢协断然称,目前中国钢企并没有接受矿商的漫天要价,谈判仍在进行,并且中国仍在努力谋求“长协定价机制”。同时,号召钢厂和贸易商们团结起来,近两个月拒绝或减少从三大矿商进口,抵制其垄断行为。

  在与矿商们艰苦对阵的同时,国内整顿进口铁矿石贸易市场的大幕已经拉开。4月2日,中钢协联手五矿商会共同召开了“规范铁矿石市场秩序联合会议”。引人关注的是,会议通过了《2010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及申报程序》、《关于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实施细则》和《进口铁矿石合同信息上报登记及其流向登记备案规定》三大行业性自律文件。种种迹象显示,一场新的内部整顿风暴即将来临。

  记者昨日获悉,新规对企业申请铁矿石进口资质给出了四个硬性指标: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进口企业银行信用等级达到2A级以上、银行授信额度在4亿元以上、2009年海关统计进口铁矿石总量达到100万吨(含)以上。

  跟往年相比,变化在于最后一个指标,此前要求的年度进口量在70万吨。钢铁咨询机构“我的钢铁”资讯总监徐向春指出,从70万吨提高到100万吨,砍掉的企业数量可能不多,不过给出的信号是将逐步提高门槛、逐渐达到减少进口商数量的目的。

  据了解,中国铁矿石进口商最多时有500多家,2007年减至112家。不过在巨额利润刺激下,据说目前有近200家企业从事进口。业内指出,在削减部分不合格企业的同时,新规给一些有实力的民营钢厂以机会,带来行业洗牌,减少炒卖铁矿石的现象。

  同时,对于代理制,两协会要求进口铁矿石严格执行一级代理,被代理方所进口的铁矿石只能自用,严禁流向市场。而作为整顿铁矿石进口市场的保障,中钢协与五矿商会成立进口铁矿石联合办公室,收集企业合同信息,严密监控进口矿石流向。

  澳政府总是快速施压:

  谈判变成矿商单方“通牒”

  面对中钢协的整顿与反击,澳大利亚官方已放话出来,说要让市场决定价格,中国钢厂不应让中国政府介入谈判,不能通过让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来解决铁矿石谈判问题。

  纵观铁矿石头谈判的这段紧要关头,面对本国矿商的一步步抬高价格,澳大利亚官方似乎视若无睹,而每一次中国企业发出声音,他们却总能在第一时间表明立场,向中方施压。

  “我们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相应的我们要求中国的行动应符合市场准则。”前天晚间,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西蒙·克林称,要让市场决定价格,他甚至高调地表示“抵制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非常高”。克林称,澳大利亚政府不会干预必和必拓、力拓等矿商与中国钢厂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并称铁矿石价格谈判一直是健全的,中国钢企不应让中国政府介入谈判,不能通过让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来解决。

  事实上,此前有消息称,数家中国钢企老总联名“上书”,要求将铁矿石问题上升到国家层面。这一消息招致了澳大利亚官方的“积极回应”。而迄今为止,中国官方的态度很明确。工信部此前表示,铁矿石谈判应体现中国钢厂利益,督促双方达成一个合理价格。

  “我们的市场需求就是最大的筹码”。不过,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谈判已经变了味,变成了矿商的单方“通牒”,从要价30%到50%再到眼下的90%-100%甚至更高。

  -记者观察

  钢企要学欧钢联 用法律“自卫”

  焦立坤

  为何日本的铁矿石进口量不足中国的1/4,日本钢厂却总能与矿商们率先制造出一个“首发价”?

  兰格钢铁分析师张琳指出,日本财团已在逐步控制钢铁业的上游产业,而日本钢铁企业抢滩国际市场的理念也先人一步,目前行动还在加速,“在铁矿石的其他主要产地加拿大、智利乃至印度,日本财团直接或间接拥有大量当地铁矿石企业的权益,上游铁矿石的利润可以弥补钢铁企业的损失”。

  显然,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这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是不要只成为对钢铁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都没有控制力的国际粗加工基地了。”张琳指出,中国钢铁企业要提高技术自主创新和市场控制力,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严格执行淘汰落后政策,尽快真正地兼并重组,以此来主导我国钢铁产业自己的未来。

  “中国需要把铁矿石谈判上升至国家层面。”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戎刚则认为,铁矿石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其生产国家在背后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如果铁矿石仅仅作为一种普通商品,显然澳大利亚和巴西肯定不会纵容三大矿商如此大幅度地涨价;而另一个影响铁矿石谈判的重要砝码海运市场,则掌控在华尔街手中,而华尔街背后是美国政府。

  “可以探寻一个供需双方都能接受的、由国际机构来监督的协调机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建议称。

  此前,欧洲钢铁工业联盟已正式向欧盟举报国际铁矿石定价中存在的垄断嫌疑,斥责矿商们的无理涨价要求;世界钢铁协会已纷纷呼吁,各地监管当局审查铁矿石市场,彻查矿商们的垄断行为。另外,欧洲金属工业联络组织也表示,铁矿石价格暴涨将会损害欧洲经济脆弱的复苏势头。

  介于此类担忧的情绪正在全球钢铁界蔓延,徐向春指出,中国钢企也应该运用法律武器采取措施来维护行业利益。

  三种可能的结局:

  最坏的情形是走现货价

  目前,悲观的情绪笼罩当头。更多的论调认为,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中方妥协,接受季度定价协议,但钢厂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并最终将成本转嫁到下游的汽车、房地产、家电等行业。

  2009年度的谈判无果而终,矿商们则采用“拖字诀”达到目的,令中方不得不按照日本钢厂与力拓达成的首发价来结算。不过,来自中钢协的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进口矿到厂价实际比前年下降34.19%,这种降幅显然要优于2009年力拓与日本钢厂达成的33%降幅的首发价。虽然差距很小,但是对于全球铁矿石最大买家的中国来说,节省的数目相当可观。

  一位专家指出,照目前的情形判断,今年的谈判可能出现几种结局:一是中方无奈接受日韩价格,实行季度定价,涨幅约翻倍;二是中方拒绝跟随,将谈判“拖”下去;还有第三种可能,就是中国从中小矿山找到突破口。

  目前业内认为第一种结局的可能性最大,论据是现货矿还在无休止地狂涨。据了解,目前来自印度的品位在63.5%的粉矿最高报价达166美元/吨。

  支撑第二种结局的论据则是铁矿石高价存在大量泡沫,这种无理性的上涨寿命有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分析人士认为,“拖”的结果存在极大的变数,颇有用时间来赌需求弯化的意味,“等待的代价也不菲”。

  至于第三种可能性,则是源自去年中方曾与澳大利亚的FMG达成更低的价格,尽管这个价格没有得到三大矿商的承认,但却属于历史性的突破。这位专家表示,尽管这一价格因后期未能在融资问题上达成协议,没有走得更远,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希望这种惊喜能够不断制造出来” 。晨报记者 焦立坤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