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家高管调查报告:外资银行在华扩张初显烦恼——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42家高管调查报告:外资银行在华扩张初显烦恼
2010年05月25日 11:37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42家外资银行高管调查报告显示,外资银行在华扩张初显烦恼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北京报道

  银行业对外开放三年后,在日渐增大的竞争压力和监管力度下,外资银行的情绪日益敏感。外资银行在华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

  近日,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受访外资银行认为其在华业务的“地位”受到中资银行的挑战,提出了对监管层的一些“抱怨”,并认为监管政策在2010年会发生重大变化。

  这一消息立刻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位国有银行的研究部门负责人指出,由于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再加上中资银行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必然会导致其在华业务形势出现变化。“更重要的是,监管层或许已经评估到了外资银行在金融危机后对国内金融业将会产生的影响。”该人士称。

  在此前召开的银监会2010年外资银行监管工作会议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表示,金融危机余波未尽,部分在华外资银行的公司治理还不完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不容忽视,外资银行的运行和监管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要总结处置外资银行跨境风险传染的经验教训,完善监管政策措施。

  这番表态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监管层将采取更积极主动措施来“隔离”外资银行国外风险传导的征兆。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对外资银行新账户的开立、房地产抵押贷款等具体业务,监管层可能会加大监管力度。

  首次将中资银行视作竞争对手

  2006年12月,当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时候,在外资银行面前,中资银行就像是“小学生”。3年时间过去了,中资银行首次被外资银行视为可畏的竞争对手。

  据悉,这份名为《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报告内容是通过对包括渣打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瑞士信贷、摩根大通、美联银行等在内的42家外资银行高管的详细约谈得到的。

  报告称,外资银行首次表示出了对中资银行的担忧。他们认为,2009年的经济刺激计划令中资银行贷款量激增,而以机构贷款为重点的传统外资银行信贷市场并没有“明显得益”。

  据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国内所有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2.56万亿元,同比大增32.99%;外资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7204亿元,同比下降1.03%,占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1.7%。

  与此同时,中资银行不断加强服务和产品开发,继续朝着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机构的方向发展。相比之下,外资银行由于政策限制,必须在更加狭窄的空间里寻求发展。

  “当前,外资银行已将中资银行看作是其强有力的可畏的竞争对手。”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业主管合伙人容显文表示。

  “外资银行的放贷对象主要是外资企业客户,无论是在地方政府的大项目还是个人房贷业务上都不是中资银行的对手。”上述业内人士称。

  认为在监管上受到不公待遇

  报告中显示,在被问及外资银行对于中国银行市场的忧虑时,受访银行认为他们受到的监管待遇与中资银行相比不在同一水平上。

  受访外资银行认为,它们在很多方面已经感受到了监管力度的加强,其中包括新账户的开立、客户账户余额对账、针对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新限制、存贷比、批发融资限制、配额、货币监管、理财产品以及在国内设立核心银行系统等。其中,有33家受访银行认为监管政策在2010年会出现重大或非常重大的变化。

  容显文表示,外资银行认为的“待遇不公”主要体现在:开设分支机构需要审批的时间很长,新产品推出受到监管限制较多,产品创新的试点机会往往给了中资银行。

  据了解,上海银监会已要求上海的外资银行在新借款客户开立时,相关公司的工作人员必须到现场,并准备妥当的公司文件。而签署文件的过程亦需录像,并由银行留存达30日。

  许多银行提到执行这个流程的难度。一家欧洲银行提到,由于他们的一个客户不愿从华南地区到上海来完成这一贷款程序,导致了约60万元人民币的业务损失。

  另一项“抱怨”是,中国银监会有关跟踪资金使用情况、确保客户资金不被挪用进行房地产或市场投资的要求。外资银行认为这一要求不适用于外资银行,因为它们没有跟踪和监控资金流动所需的现成可用的制度和机制。

  尽管面临着众多问题,但实际上外资银行在华的扩张却一刻未停。

  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71家分行,有46个国家和地区的194家银行在华设立了229家代表处。此外,设立资本要求较低、业务开展能力较强的境内法人机构也成为不少外资银行的新选择。报告称,目前有30多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了法人机构。四分之三的受访银行预计今年在中国市场会有超过40家银行设立境内法人机构,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访银行认为这一数字到2011年会超过50家。

  中外银行真正的竞争开始了

  但外资银行的种种“抱怨”,在中资银行和监管层看来,似乎难以理解。

  “外资银行在华的待遇已经很不错了。”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不太清楚外资银行关于“监管政策会发生重大变化”担忧的根据是什么。相反,“目前监管层对于外资银行在华的监管已经‘非常具有弹性’,具体来说,监管层对外资银行的贷款规模的限制弹性很大,甚至连‘窗口指导’(指央行通过劝告和建议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属于温和的、非强制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都很少启用。”

  关于对加强在新账户开立等内容的监管力度以及跟踪资金使用情况等内容的担忧,该人士认为,这些内容随着外资银行在国内不断的本土化必然要和中资银行的监管一样。“这并非差异化监管。”该人士称,需要指出的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削弱,中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关系会更加突出。

  一家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研究部门的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事实上,金融危机之后,中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关系就已经呈现。受危机影响,很多外资银行在内地的扩张计划都搁浅了,有不少外资银行还失去了很多客户。

  “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危机发生之前,很多外资银行的客户都被其高投资的回报率所吸引,但在目前,很多客户为了自己的资金安全全部转入中资银行。”该人士称,除非有重大的政策来支持外资银行的业务发展,否则很多外资银行只会追求在中国站稳脚跟,短期内不会大规模推广新的服务。

  该人士认为,外资银行在国内的经营网点本来就不多,危机过后,还有银行撤销了设在西部等地的网点,这也直接制约了其多项业务的发展。

  “但不容忽略的是,外资银行可以通过投资参股国内银行的方式来弥补其在网点分布和客户基础方面的不足。并借助综合化经营的优势角力高端市场,以此来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中国工商银行投行中心副处长史晨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