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涨:该调还是该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农产品价涨:该调还是该压?
2010年06月03日 10:16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近,大蒜、绿豆的价格有所回落,而玉米、棉花、黑豆等的价格却又在接力上涨。面对农产品涨价“击鼓传花”之势,各级政府开始重拳出击。

  5月27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多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炒作行为。

  这是有关部门为贯彻5月26日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部署而采取的重要行动。国务院指出,除了自然灾害影响部分农产品生产外,近一个时期,少数不法经营者利用个别农产品产地集中、季节性强、总量减少、易保存等特点,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导致局部市场供求失衡,价格异常波动。

  “总的看来,用行政的手段去打击一些进行价格炒作的投资者,在现阶段应该是一个见效比较快的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郑风田教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过去的规律,任何一个农产品的价格在不正常的增长之后,大量的游资会在一个很高的价位撤走,接盘的一些散户和农民将是最大的受损者。所以这个时候就不能听任市场自由调节,政府的价格监管调控便是不可或缺的。

  事实上,此次各部委联手开出“药方”,还与当前的通胀预期有关。

  援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的说法是,绿豆等小品种的价格上涨对CPI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但问题在于,一些农产品的价格异动会有一种“示范”作用,会增强社会的通胀预期。特别是极少数人不断囤积居奇,而且不断释放价格猛涨的信息,对通胀预期起到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作用。

  观察者指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历次CPI高企之时,农产品通常被视为引爆通胀的“导火线”,因此,遏制农产品价格波动便成为政府调控的政策首选。

  “尽管农产品价格对CPI有着重要影响,但这绝不意味着调控CPI就一定要一味打压农产品价格。相反,为了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增产,还要允许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郑风田表示。

    郑风田认为,政府在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控之时,需要更准确地分析、严格把握分寸,把炒起来的价格因素清除,允许价格有一定的上浮。因为,目前我国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偏低,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耕地和淡水等资源的稀缺程度。

  “农产品价格宜调不宜压”。郑风田表示,如果合理上涨的部分也被打压下去,其后果势必是挫伤农民积极性,容易引起价格“报复性上涨”。

  “中国农民目前基本上是依照价格高低来进行生产的。如果价格下跌,出现‘难卖’预期,他们可能会大幅减少生产,导致来年供不应求,价格暴涨。”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

  “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在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允许农产品价格逐步合理上升。”全国政协常委钱克明也认为,要防范农产品价格不合理的急剧上升,最根本的措施是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政策调控的着力点要放在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增加供给,防止打压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升。

  针对一些价格波动剧烈的农产品,钱克明表示,政府应当“依据其特性探索灵活有效的价格干预政策”。比如,对生猪、牛奶等生产周期长、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应通过国家储备调节、预案管理、进口调剂等手段稳定国内市场;对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引导,做好产销衔接,加大营销支持力度等。

  对于如何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党国英建议,政府尽可能改善市场环境,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不让农民在流通环节上吃亏;进行及时的信息服务和及时的产销预警,引导生产。此外,还要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博弈能力。

参与互动(0)
【编辑:梁丽霞】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