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乱市突围”缺乏指南针 流动性成乱市之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A股“乱市突围”缺乏指南针 流动性成乱市之源
2009年08月28日 07:3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来A股反复震荡,做多的逻辑和证据显得并不充足,然而,大跌之后的A股市场总会时不时地给人一些惊喜,一点诱惑,一丝希望,这种反差又会使得投资者感觉“凌乱”。

  乱市之源:流动性

  之所以将目前的市场称为“乱市”,那是因为如果仍把流动性当作主线,目前很难预见它的方向,因为目前M2同比增速已经远远超出今年目标,到底是缩还是不缩,这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大问题。

  从统计数据来看,去年M2是47.5万亿元,假如今年维持17%的增速,那么今年内M2期末余额应该只有55.6万亿左右,而截至今年7月,该数据已经达到了57.3万亿元,同比增速已高达28.42%。17%这一目标显然难以实现。如果17%是硬约束,那么资产价格暴跌是可以预期的。然而从现实来看,即使M2不能实现年内目标,货币政策趋势性变化也应该是明确的。

  从预期管理的角度出发,假定随后五个月的信贷增速皆维持在七月份的水平,经济活跃度不变,到年底M2的余额可能接近60万亿元水平,全年M2增速达26%左右。按此推算,货币政策的操作余地已经不大,余下数月信贷将持续处于稳定状态。草根调查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建行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约为270亿元,中行约为700亿元,工行约为180亿元,而农行略有减少,这样四大行新增各项人民币贷款总计约1100亿元上下。这可能使得8月份全月信贷低于业内预期。

  但从市场反映来看,多头似乎并没有放弃抵抗的意思,而这种抵抗的背后应该是资金和信心的支撑,那么,他们的钱从何而来,信心又从何而来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许估值是一个最合适不过的理由,然而目前市场的估值和估值体系是否合理、科学,值得探究。

  乱市之惑:估值

  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上证综指的静态市盈率为24.3倍,动态为22.34倍,如果从历史来看,显然这一数据处于历史估值中枢的低位。然而应该注意两点:一是估值的基础,二是目前A股的市值结构。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比较,首先应该看到的是,A股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目前这么大的流通盘,Wind显示,目前A股的流通市值已经超过10万亿元,这一市值超过了2007年的高点(约8.77万亿元);其次,应该看到估值的基础“资金”。按照M2/流通市值,目前仍在低位徘徊(按7月底的流通市值算是4.9,以2007年最高峰10月份计算是4.5),如果以此计算市场极限,在不发行新股且无大小非解禁、市场气氛极度炽热(M2与M1的剪刀差消失)的情况下,上证指数可以达到3700点左右的水平。不过,新股依然在发行,大小非解禁也在持续进行中。

  目前A股总市值已经排在全球第三位,随着流通市值的增加,市场估值体系应该由此而国际化。但从横向比较来看,目前A股并不低。目前上证指数的静态和动态市盈率都比道指高出60%左右,比恒生国企指数高出约有47%,比恒指高出27%左右。A股到底是便宜还是不便宜,也许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评价,但由此而带来的估值混乱是显而易见的。

  乱市之扰:房地产

  谈到重估的基石,重点讨论一下房地产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房地产行业也处在多方博弈中,仍在寻找博弈均衡。不妨从以下三个博弈格局来看。

  首先,从资产配置的博弈格局来看,股市调整近三周,房市的成交量却连续涨了三周。据国泰君安研究所统计的数据,深圳、杭州等地,在前期成交量明显下降之后,近期环比明显上升,其中深圳环比和同比数据持续3周上升,房价也稳中有升。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是股市资金流向楼市的缘故,房地产不但对消费形成了挤出效应,对股市也一样。当然,房产也是资产,如果流动性往下走,资产价格走低也是可以预期的,而从管理层的态度来看,房价过高已被多次提及,楼价能扛多久,目前无论是在政策面,还是在市场面,都并不明朗。

  其次,从开发商与银行的博弈来看,如果之前有不少贷款流入楼市,那么随着对银行贷款审计加强,以及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后续贷款可能会趋少,意味着已经上马的项目面临着资金断流威胁。这无论对实体经济,还是对于开发商本身,应该说是致命打击。但另外一方面,房地产对于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又是显而易见的。房市究竟如何调控,政策面上存在不可预见性。

  第三,从购房者与开发商的博弈来看,目前实体经济复苏依然是非充分就业复苏,购房者的消费能力受到一定程度抑制,然而房价却不断创新高,房屋的功能似乎更多是投资而非消费,“金九银十”是否值得期待,这两者之间的均衡最终如何形成,扑朔迷离。(记者 贺辉红)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