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开启在即 市场中人心态“千篇一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创业板开启在即 市场中人心态“千篇一律”
2009年10月21日 08:48 来源:人民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创业板开启在即,市场热情参与者有之,冷眼观望者有之,希望赚一票就走者有之。创业板发行市盈率普遍偏高,让投资者对开市后市场的风险有了更多的踌躇。但是,抛开如此种种犹豫不谈,“打新”的诱惑总让人欲罢不能。任由市场瞬息万变,市场中人的心态却总是如此千篇一律——

  2万亿元资金“保驾护航”28只股票。创业板终于来了!

  随着第三批创业板新股摇号结果的公布,首批28只创业板股票全部完成了发行。虽然风险极大,但投资者还是对创业板这块“大蛋糕”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据统计,前三批创业板公司分别冻结资金7841亿元、4668亿元和6200亿元,合计冻结资金将近2万亿元。这一冻结资金量不仅高于之前发行的中国中冶,更是超越了较早之前的中国建筑。

  券商热情:由高转低

  券商作为以往“打新”主力之一,在今年就表现出不凡的功力。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IPO重启以来,有63家券商参与了共24只新股的网下申购,共申购575.5亿股;申购资金总计达3663.5亿元,大幅超过2008年和2007年。

  然而,从第三批创业板9家公司网下配售结果却能明显看出,券商网下“打新”的热情有所减退。据统计数据显示,券商“打新”共动用资金246.2亿元,与第一批的361.1亿元、第二批的255.7亿元相比有明显的减退之势。爱建证券孙亚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券商‘打新’力度减退跟国有股转持的政策有关,券商的直投业务有10%的股份转持额度,下降在预料之内。”

  基金热情:由低转高

  虽然基金也是以往“打新”阵营中的重要一员,但在创业板推出前后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反差。一开始,基金公司曾明确表示创业板风险太大不愿参与,到后来逐渐参与,再到最近陷入“痴迷”的状态。据统计显示,在第三批9家公司中,就有3家公司的最高报价来自于基金,比最终发行价均高出一半左右。

  孙亚超对记者表示,“基金公司一反当初坚决的态度,应该与现在的市场呈现大好形势有关。基金公司比较注重个人投资业务,短期操作,以获取高的投机收益。”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翟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现在创业板的估值都较高,基金公司就是看到这点才加强‘打新’力度。”

  机构对创业板“打新”的热衷能否蔓延到上市后对股票的追捧呢,孙亚超对记者表示,“这跟那个时候的经济情况有一定的关系,经济乐观就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如果经济情况不好,就很难说了。”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表示,由于基金投资目标不同,债券型基金参与一级市场主要为了获取“打新”收益,在3个月锁定期过后,债券基金很可能将择机抛售,届时或将对股价造成一定抛压。

  传统主力:入者寥寥

  对于创业板这个“新鲜事物”,虽然券商和基金都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可一些传统的主力军如保险公司和企业年金却在不同程度上消失在创业板的“打新”阵营里。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8家创业板公司的网下申购中,基金公司合计动用资金1083亿元,证券公司则拿出了745亿元,这两类机构占网下申购资金的比例合计达到63%,成为创业板网下“打新”的两大“基石”。

  而与此同时,曾经参与乐普医疗、汉威电子、特锐德和探路者4家首批创业板网下配售的2家QFII“打新专业户”:富通银行和斯坦福大学,对创业板的参与程度也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此次仅参与了华谊兄弟和机器人的配售。

  为何“打新”阵营会发生变化,孙亚超就此问题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于保险公司在总体思路上求稳,这也与监管层的意愿有关。中小企业本身的贷款额度低,创业板的上市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提供渠道,而且创业板第一批比后面几批相对来说都要好,热情消退也在情理之中。”(国际金融报 赵怡雯 苏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