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明日启幕 参展商酝酿提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广交会明日启幕 参展商酝酿提价
2009年10月14日 12:45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们的订单做都做不过来,广交会肯定要提价”,昨天,中国红牌企业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广州国际商务中心总经理孙军斩钉截铁地表示。

  孙军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半年前的春交会上,恰逢国际经济形势最低迷的时候,国内大部分制造企业遭受“血洗”,出口价格一跌再跌,失去了议价能力,全行业受损。

  中金公司研究显示,无论美国、欧盟还是日本,危机后中国占发达国家的进口份额趋于上升,特别是日本,进口制成品、机械和电子机械份额扩大十分显著。由于中国出口市场份额扩大,定价权逐步提升。

  定价权之争暗流涌动

  一场涨价的暗流涌动。

  15日,106届广交会即将召开。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展企业正积极布展,对于广交会可能出现的出口价格上调,他们会心一笑。

  “我们的订单比去年增长了差不多一半,现在大家都忙着开工。”国内知名的家电企业中国红牌的孙军表示,市场的回暖已成必然,广交会的人气肯定比上一届好。

  “可能会涨价5%”,有不方便透露姓名的参展商表示。也有参展商表示“涨多少到时候看情况,但价格肯定是要上调的,上一届广交会的价格几乎是亏本的,那种定价方式本来就不合理”。

  孙军表示,大宗商品如石油、铜、铝价格都在上涨,出口企业大多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这些原材料仍处于上涨通道,如果现在压价太厉害,半年后交货肯定吃亏。虽然价格上涨,但孙军认为客户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涨价压力已经显现,订单回暖国内企业议价能力明显增强。

  但对于客户,孙军还是不敢怠慢,昨天他才从泰国回来,为了备战广交会,红牌兵分三路拜访客户,孙军负责的是东南亚地区,20多天拜访了印度、泰国等东南亚多个国家数十家客户。

  “现在我们主要开拓印度市场,毕竟那边人口众多,对家电产品的需求巨大”,孙军表示,由于对广交会充满信心,本届红牌也从此前的五个展位扩张到六个,他们预期本届的订单会有比较好的增长。

  龙头企业揽单强势定价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0月1日发布调查数据,9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 I)为54.3%,比上月微升0.3个百分点。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闫伟认为,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幅度相对明显,显示未来出口环比增速会比较高。本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3.3%,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在各项分类指数中上升幅度相对较大。

  而汇丰银行的数据也表明,在新订单中,来自海外的订单量连续第四个月上升,并创出27个月以来的第二大升幅。闫伟认为,这表明未来出口环比增速可能会比较高,这与海外经济正进入复苏阶段的大背景是相适应的。

  根据东方证券的计算,在剔除价格因素后,整个二季度中国实际出口已经实现2.8%的环比正增长,三季度的增速将明显高于二季度。闫伟预期四季度出口环比增速也会比较高,同比增速下降的幅度在进入四季度以后会快速缩窄。

  “上半年各级政府大力保增长的多方政策下,效果已经慢慢显现。”中山大学教授林江表示,与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举行的春交会不同,秋交会处于多方利好影响下。此外,尽管欧美市场还不明朗,但由于季节性的惯性因素,圣诞节还是要过的。所以,本届广交会情况相对乐观。

  中金公司9月对东莞的调研显示,近两个月订单环比有两位数改善,金融危机下的“优胜劣汰”使得订单集中度明显提高,订单呈现短、急的特征,与消费相关、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订单回升较早(三、四月份)而且力度相对较大,而相对高端、附加值较高的机电、资本品等类别产品回升时间稍晚(六、七月份)。

  中金公司认为,这也符合经济复苏的基本规律,必需消费品需求的复苏一般要早于多用于产能扩充的资本品。另外,金融危机使得部分行业格局呈现“强者愈强”的态势,这有利于行业龙头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定价权。

  中国议价能力横扫亚洲

  中国在美国的进口市场份额的占比继续上升;中国占欧元区进口市场份额稳中有升;中国占日本进口市场份额显著增长,制成品、机械和电子机械份额扩大十分显著。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出口稳步增长。据预测中国年内有望取代从2003年起一直保持世界出口第一的德国,荣登冠军宝座。

  中金公司研究员刘奥琳表示,中国出口市场份额上升,定价权提高。中国产品占全球贸易市场份额由1995年的2.9%上升至2008年的8.9%。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出口值在各主要经济体的市场份额不降反升。

  比如,美国进口货值、价格及货量在大幅下跌后近期小幅回升、价降量升、市场份额上升,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如汽车及部件、纺织品和电信设备等。

  在欧元区总进口价格大幅下滑14%的同时,中国产品价格总体上高于危机前水平,显示中国对欧元区出口产品已具备一定的定价能力。

  目前来看,中国的议价能力强于亚洲发达新兴经济体,但大部分产品定价能力逊于美国及西欧。

  中金公司研究显示,日本对中国进口的机械设备和制成品价格7月同比降幅为13%及14%,而亚洲发达新兴经济体降幅达18%及20%。同一时间,美国这两类产品的价格反而分别上升了12%及4%,西欧的这两种产品价格跌幅也小于中国的10%及8%。

  但中国在杂项制品,比如服装中定价能力强于亚洲发达新兴经济体及西欧,但仍弱于美国。

  相关报道

  贸易保护主义下的艰难“转正”

  据W T O统计,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被发起反倾销最多的成员。仅在2008年全球新发起的208起反倾销调查和14起反补贴调查中,涉及中国的分别占总数的35%和71%。齐鲁证券预计,针对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事件短期只会加速出现,而不会减少。

  林江认为,由于美元走软,贸易保护抬头,中国厂商实际面临更大的压力,对广东出口厂商影响更大。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仍需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去消化。且欧美市场不明朗因素太多,出口在未来的半年内不太可能有很大的复苏。

  其认为,要平衡内外贸易,首先要扩大内需。政府应增强对百姓的生活保障,增加收入,提升消费者信心。厂商则应通过调查、研发生产出消费者喜欢的产品。

  由于目前经济走势的不明朗、欧美客户对产品的挑剔,春交会中对内商放低门槛的策略仍会继续。但是,积极开拓约旦、摩洛哥、阿联酋等中东市场的策略在短期内效果会有限,预期会按常规增长。

  中金公司维持出口今年年底同比转正、明年单位数增长的判断。其调研认为,目前出口确实在逐步改善之中,但年末以至明年初要有强劲或超预期表现很难。(本报记者 戎明迈 实习生 周文静 罗媚)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