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巨资“打新”并非市场福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基金巨资“打新”并非市场福音
2009年12月30日 09: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从今年以来新股发行情况看,机构参与“打新”热情空前高涨,在经历了首批创业板57倍PE和第二批创业板83倍平均发行PE的泡沫化发行过程后,机构仍对“打新”情有独钟。

  今年以来,基金发行规模接近4000亿元,但总体净值水平并无明显的增长,8月份以来的市场震荡,使基金依靠“打新”实现超额收益的热情不减。研究发现,基金巨资“打新”特别是新股泡沫化发行过程中的巨额“打新”并非市场福音。

  12月25日,创业板第二批8家公司挂牌上市。从当日表现看,8只创业板新股在平均83倍PE发行的情况下,当日平均涨幅在50%左右。而数据统计显示,基金在这8家公司的IPO过程中,表现较为活跃,总获配资金量高达2.87亿元,平均每只股票基金的获配金额达3500万元。相比第一批创业板28家公司IPO过程中,基金平均获配的3700万元资金量相比,基本是相差无几。

  从第二批创业板发行情况看,存在明显的泡沫化发行情况,8家新股的平均发行PE高达83倍,这在全球资本市场上都是难以想象的,而作为追求稳健收益的典范,基金投资者们依然按捺不住首批创业板的炒作诱惑,纷纷加入到申购创业板新股的行列中。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389只基金参与新股IPO,其中,今年参与IPO次数最高的基金,参与次数达93次,几乎参与了全部的新股IPO。从资本市场规律看,其定价如出现泡沫就会被市场纠正,即使短期仍会疯狂,但中长期而言,透支未来的股价其实面临极大风险。从国际资本市场看,新股破发并大幅重挫并不鲜见,而主板发行10至20倍PE、创业板发行30倍PE是股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原则,目前A股主板市场发行PE动辄50倍,创业板动辄70至120倍PE,仍有大量基金参与申购,这只能说明短期市场的诱惑大于中长期,这对于培育中长期投资者是非常不利的。而在近几次创业板及主板过高PE的外资机构参与度看,QFII没有参与一家创业板的新股申购,这也反映出国际机构对风险的理性态度。

  而从近期市场看,主板过高发行的股票开始破发,如招商证券、中国中冶、中国重工等,这使得高PE下参与发行的部分基金开始出现浮亏,尽管创业板目前仍没出现破发情况,但对比全球创业板运行情况看,未来那些业绩透支过大的创业板个股面临较大的破发风险。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股票定价引导机制和股指期货的推出,新股高PE发行势必将难以维系,对此,市场无疑应未雨绸缪。(肖玉航)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