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参与股指期货放行 四难题拦路降低进场热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基金参与股指期货放行 四难题拦路降低进场热情
2010年04月27日 16:05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周五晚上,中国证监会公布并施行《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规定了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相关限制。基金公司相关人员透露,由于净值测算、会员资格、持有人大会和高频交易投入等四大技术原因,基金短期内不会立即进场。

  股指期货博弈者将发生改变

  《指引》要求基金要控制持仓规模、投资杠杆:基金持有的买入股指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基金净资产的10%,基金持有的卖出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基金持有的股票总市值20%。规定基金持有的买入期货合约价值与有价证券市值之和不得超过基金资产的95%(普通开放式基金)或100%(ETF基金、完全被动的指数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新老基金是否能参与交易,《指引》给出了答复:老基金应根据基金合同和本指引等决定是否参与股指期货,新基金拟参与股指期货投资的,应在申报材料中列明股指期货投资等内容。

  “股指期货上市后,个人投资者居多,基金进入股指期货市场放行后或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国泰君安分析师蒋瑛琨认为,基金套期保值的规定虽然较严格(20%),但基本能满足基金正常使用。除期货交易头寸限制外,指引从现金管理、内部制度设置等也做出了严格规定。从境外市场共同基金参与规定来看,很多市场对基金参与期货交易的比例,也经历从严格到逐步放开的过程。

  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黄杰夫同意这个观点。他在周六的“建信·观察家2010宏观经济高峰论坛”上表示,《指引》公布意味着基金将介入股指期货交易,股指期货在中国和印度其他的国家一定是机构之间博弈的金融产品,而不是个人的产品。

  “这对市场有三大影响。”蒋瑛琨分析认为,第一,是在较多基金能逐步介入市场后,会增加市场成交量与持仓量,但不一定是市场主力。第二,会促进股指期货的定价更有效率,期指的日内波动有望减小,并促进期货的价格引导与发现。第三,当基金真正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时,对沪深300指数权重股的需求或称话语权才具有一定意义。

  基金或面临四大技术难题

  “建信基金暂时不会参与期指交易,即使参与,也将以套保为主,不以盈利为目的。”建信基金总经理助理王新艳明确表示,基金参与交易的确还面临着一定的技术难题。

  “股指期货合约的收益如何在每天的基金净值中体现?每天收盘后的净值如何统计,是否来得及在当天公布?”基金公司内部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其二,基金不是中金所的直接会员,只能通过期货公司交易、结算,这样,只有交易所及其结算会员及时反馈基金的结算信息,才能保障基金净值按时计算、发布。其三,老基金参与期指需要经过基金持有人大会的商议,而持有人大会的召开更是难上加难。

  第四个问题是,公募基金的高频交易投入或较大。黄杰夫表示,按照国外的经验,股指期货推出后,最主要的市场参与者不是公募基金,而是对冲基金。对冲基金主要依靠高频交易来帮助客户赚钱。所谓高频交易,主要是在股票的现货和股指期货之间进行高速度的期现套利交易,目前国际上最快的一个交易综合系统,交易成交速度可以达到百万分之16秒。目前国内已经有私募机构在尝试高频交易了,而以交易为主的Q FII100%是高频交易的。国内公募基金即使只做套保,但套利的狼来了,就会影响到套保的交易质量,所以公募基金参与期指的话,在IT方面的投入要非常大。而目前国内的证券交易所、金融期货交易所以及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基础设施和监管能力并未能适应股指期货出现以后高频交易的特点。

  蒋瑛琨同样认为,考虑到基金内部制度建设、投资策略与流程、投资前期准备、系统构建还需一定时间,预期短期内参与股指期货的基金数量不会很多,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部分基金将在前述交易中率先尝试。基金不是贡献交易量的主力、但是会贡献一定持仓。

  黄杰夫认为,国内期现之间的基差已经大幅收窄,他建议“一定要赚第一桶金”,否则盈利会被涌入的投资者冲淡。国内的基金公司也关注到这个问题。有基金经理就表示,现在现货市场和IF1005合约的套利空间已经没有了,导致入场操作的吸引力下降。(谢晓婷)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