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争食:基金股权好比“唐僧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产业资本争食:基金股权好比“唐僧肉”?
2010年06月07日 20:43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盈利模式虽然饱受市场诟病,但对于有意投资组建基金公司的各类资本,这恰恰是其兴趣所在。近几年,银华、博时等基金公司的股权转让不断拍出高价,便是佐证。一些有实力的产业资本还在抱怨内地基金业的准入门槛过高。不过,在行业竞争越加激烈、各项成本费用愈加高昂的情况下,再有实力的机构,在参股或组建基金公司前也都需要“三思而行”。

  “牛基”只是少数

  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2009年纳入统计的46家基金公司中,华夏基金以超过11亿元的净利润高居行业榜首,博时、南方、易方达、广发等四家基金公司分居2~5位,净利润从8.6亿元到5.6亿元不等。从第6名嘉实基金以后,净利润就都低于5亿元了。

  单看前几名的盈利数据,的确容易让其他行业眼馋。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这些大基金公司的股东都比较稳定。

  但是,这个行业同样有不少公司仍然在赔本赚吆喝。2009年中欧、金鹰、摩根士丹利华鑫和浦银安盛等基金公司报亏,而且后三家基金公司2008年净利润也是负数。部分小基金公司的股东频繁变更,随之而来的是公司内部人员也频繁流动,公司无法稳定发展,更难实现盈利,赚钱心切的股东就很容易“变心”而转售股份,这造成公司发展的恶性循环。

  成本压力持续增大

  事实上,如今基金公司的各项运营成本和费用在逐年上升,其中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就成为行业内的一大难题。近几年,由于公募基金发展迅速,导致投研人才青黄不接,再加上私募挖角,行业内对人才的争抢已趋白热化,基金公司一方面不得不提高待遇以挽留优秀的老员工,另一方面还要花大力气培养新人。这对基金公司是个不小的负担。

  此外,基金主要销售渠道——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维持数年,而且短时间内也难以改变,这直接造成基金销售费用的高企。数据显示,2009年基金年报披露的客户维护费总额为41.21亿元,去除没有客户维护费的38只基金,基金客户维护费占基金管理规模的比例达到15.22%。除此以外,在新基金发行期间基金公司还要额外负担很多开支,包括在各地举行推介会的各项费用,以及广告和软文的投放费用,这些成本加起来可达400万元到500万元,由此,新基金首发规模必须达到3至4个亿,并收取一年的管理费,才能抹平这笔成本。如果再算上前述银行抽取的高额客户维护费,一只规模相对较小的新基金必须在运营两年以后才有可能给基金公司贡献利润。

  在这种压力下,小基金公司高管的日子也不好过。据某业内人士称,一家小公司的股东已经给高管下达年度目标,到今年底管理规模必须达到200亿元,否则总经理就有被辞退的可能。而如今已近年中,该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仍在百亿以下徘徊。

  可见,高企的运营成本,将是摆在新基金公司面前的一大难题,有意进军基金行业的各类机构,需要做好先亏损几年的准备。不过,中国内地的理财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除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产业资本入驻基金公司,也是行业的必然趋势。 (王艳伟)

参与互动(0)
【编辑:梁丽霞】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