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解读:金价大涨,现在买晚不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业内专家解读:金价大涨,现在买晚不晚?
2009年09月07日 10: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国际金价不断上涨,大有冲破1000美元大关的势头;受此影响,黄金再度成为近期最受关注的投资品种。

  但黄金投资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现在介入黄金投资晚不晚?下半年黄金价格还会涨吗?

  上周六的北青财富课堂,邀请黄金业内著名专家——经易黄金公司市场总监顾海鹏,就黄金投资的相关问题与读者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第一课

  何为黄金投资的核心价值?

  为什么要进行黄金投资?大多数投资者的答案都是让资产保值、增值,对抗通货膨胀。但顾海鹏指出,黄金投资的核心并不是对抗通货膨胀。

  顾海鹏表示,在过去三十年中,有十几个年份黄金价格都在下跌,“尤其上世纪80年代初,金价冲上850美元历史高位,随后大幅回落并一直在低位震荡,而同期全球通胀一直保持温和增长,因此黄金价格波动在大部分时间里并没有跟上通胀的步伐。”

  因此,如果买入时机选择不对,投资黄金不仅不能抵御通货膨胀,相反还要面临资产缩水的风险,“金价2008年在冲高回落过程中,跌幅一度超过30%,套牢了不少高位买入的投资者。”

  顾海鹏说,只有在实际利率为负值时黄金才具备对抗通货膨胀功能。

  “实际利率就是用央行的基准利率减去同期通货膨胀率,简单说就是我们把钱存银行得到的利息,不能弥补物价上涨带来的损失,这时把货币资产兑换为黄金资产是能够获益的。”

  顾海鹏指出,黄金投资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对抗信用风险。“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债券、保险甚至房产等资产,都是属于信用资产;在特定情况下这些资产都有缩水甚至变得毫无价值的风险,而黄金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稳定的购买力,是最典型的非信用资产。”

  -第二课

  黄金资产投资比例应多少?

  顾海鹏告诉读者,目前国内大部分家庭持有的信用资产比例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适当减少信用资产,增加非信用资产,从策略上讲完全正确。”

  当前投资界不少观点都认为,黄金资产比例应该占家庭或个人资产的10%-15%;而顾海鹏认为,黄金资产比例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来做出调整。

  “在经济平稳发展、未来信用风险降低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配置黄金资产,低到5%也是可以的;相反,如果未来信用风险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黄金资产比例就要相应提高。”

  据顾海鹏分析,目前全球经济已显现出复苏趋势,但为了防范未来的不确定性,黄金资产的配置比例至少应在20%以上,这样才能实现稳定资产价值的目的。

  经易黄金年初发布的投资报告显示,今年黄金价格的总体趋势是“中性偏乐观”,年度平均价格应该在1000美元附近;现在金价已经逼近1000美元,是不是一个合适的买入时机呢?

  “投资者在投资黄金时往往会带有低买高卖,利用价格波动来获利的想法,其实这仅仅是黄金投资的一个方面,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平抑资产风险。”

  顾海鹏表示,如果投资者现在黄金资产比例低于20%甚至10%,那么即使未来金价突破1000美元,同样应该买入黄金,加大黄金资产的比例。

  -第三课

  哪款黄金投资方式适合您?

  顾海鹏介绍,目前国内的黄金投资渠道不少,包括黄金期货、Au(T+D)交易、纸黄金和实物黄金等;其中黄金期货与Au(T+D)交易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专业性强且风险较大,而纸黄金和实物黄金更加适合普通投资者参与。

  “纸黄金”:是一种在账面上买进卖出黄金赚取差价获利的投资方式,目前国内大部分工行、中行、建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都推出了这项业务,投资者带着身份证和不低于购买10克黄金的现金,就可以到银行开设纸黄金买卖专用账户。

  投资“纸黄金”的优势是起点低、操作方便,而且免去了储存麻烦;但缺点是绝大部分银行的“纸黄金”业务不能提取现货,投资者拥有的是“账面资产”而并非真正的黄金。

  实物黄金:是指金条、金币和金饰品等。顾海鹏强调,在实物黄金投资中购买金条是最佳选择。

  “金饰品经过加工和铸造会有一个溢价过程,买入和卖出的价格相差较大,因此购买金饰品更接近消费而不是投资。”

  购买实物金条的渠道有很多,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呢?

  顾海鹏告诉读者有两个标准可以参考:第一,越接近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价格的金条越有投资价值;第二,回购渠道是否通畅。

  “对于闲置资金充足,无意追求短期价格波动利润的投资者,可以在金价调整过程中采取分批买入的办法分摊风险。”顾海鹏说。(车利侠 关冲)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