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过分自信 小心驶得“投资船”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避免过分自信 小心驶得“投资船”
2009年10月26日 09:37 来源:证券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自信是命运的主宰”,“信心比天才重要”,没有自信,缺乏对自己的信心,人往往会没有前进的动力,遇事畏首畏尾,自然很难有什么成就可言。

  不过,正如古人有云“过犹不及”,什么好事一旦过了头就会变质。对于投资理财来说,很多投资者的问题其实是并非没有自信,而恰恰是过分自信了。

  学过西方经济学的人想必没有不知道大经济学家凯恩斯的。1920年,凯恩斯预见德国即将出现通货膨胀而大肆卖空马克,结果市场反而大幅反弹,最后搞得凯恩斯不得不以承认破产收场。后来凯恩斯东山再起涉足股票投资,尽管在最初几年依靠保证金的大胆交易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收益,但由于再次过度自信,结果这位堪称20世纪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最终也没能逃脱1929年美国大股灾的噩运侵袭,又一次几近破产。

  拥有深厚经济理论功底的凯恩斯尚且因为过分自信而屡遭惨败,那普通投资者呢?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很多投资者也是因为过分自信,把以保值增值为目的的投资理财,搞成了不断折腾的赔钱交易。

  很多投资者在进入市场以前,对自己的赚钱能力充满了信心,总以为自己能轻易战胜市场获得很好的投资收益。投资者的过分自信会导致盲目乐观,总是一厢情愿地倾向于相信市场会继续向上。想当初在2007年8、9月份市场高歌猛进之时,不断有泡沫、估值过高等警示性的语言出现,可惜又有多少投资者理会在意了呢?投资者过分自信的另一大表现就是轻视资产配置而过于激进地重仓下注。当投资者被自己的过分自信蒙蔽了双眼,在某只股票上投入了全部的资金企图孤注一掷的时候,遭受到市场的无情打击实际上不该只归咎于自己的运气不佳。

  投资基金的本意是依靠“专家理财”从而安心持有,但过分自信的投资者仍然摆脱不了市场波动的影响而陷入波段操作的困局。由于过分自信,投资者会紧盯市场,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基金经理更高明而不断地买卖基金,最后却往往发现劳心费力多付出一堆手续费不说,几年下来的收益反而远不如一开始就坚定地拿着基金始终不动的好。

  投资不可无自信,但过分自信却是投资者需要刻意避讳的。保持对市场的信心,不必过分自信地一心想着如何战胜市场。其实我们投资理财只要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就已经很好了,而最为轻松简单的办法,就是长期投资较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因为指数基金的收益率通常就是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率。(汇添富基金 刘劲文)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