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解禁摊贩,城市文明的回归——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工人日报:解禁摊贩,城市文明的回归
2009年05月31日 15:17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个人可能因富有而空虚,但一个人绝不会因创造而空虚。摆摊设点看上去虽然不“入流”,却也是一种经济马赛克。

  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在治理小商小贩问题上,悄然兴起了一股新风。有的地方修改了市容管理条例,以地方法规形式解禁“摆摊设点”,比如刚刚通过的《南京市市容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按照不影响市容、交通和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有关部门确定“摆摊设点”的地段和经营时间,此举被解读为“小摊小贩合法化”;有的地方推出了人性化举措,比如在北方城市哈尔滨,明确要求对待困难群众的小摊点实行“六不罚”。

  小摊贩摆卖,看似一个小问题,实质是关系城市和谐、民生民情的大问题。从粗暴取缔到合理解禁,一些地方在摊贩管理上体现的新理念和采取的新举措,让公众看到了构建和谐城市、民生城市的努力。

  小摊贩治理,并非城市化进程中难以克服的顽疾。小摊贩合法化,划定区域和时段,让其有序经营,政府提供必要的制度规范和监督救济——这些治理原则,已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所证实。

  从文化和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解禁小摊贩是必要之举。有人说,“城市如同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读出市民们的文化气质和抱负”。城市最根本的内涵是要符合人性化生存与发展,具有人文特色和人文精神。小摊贩摆卖的理性处理,正体现着城市的人文特色和精神。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所言,摊贩经济能营造一种特殊的城市街头文化,丰富城市文化。

  从民生角度来看,解禁小摊贩更是必要之举。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每一个摊点背后都往往维系着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生计。小摊贩就是城市贫民的生计,是自主就业的饭碗,他们以极低的成本维持生存,本身就值得支持和鼓励。仅此一项政策的调整,就可能让许多身处社会生活底层的困难群众获得发展机会。面对这样的现实,以人为本还是以“面“为本,做好这道选择题并不困难。

  从经济角度来看,解禁小摊贩也是必要之举。一个人可能因富有而空虚,但一个人绝不会因创造而空虚。在当今的世界经济版图上,由于大量产业集群的存在,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财富的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些块状区域内被创造出来的。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指出,“一些不入流的经济形式,却是多姿多彩的经济马赛克。摆摊设点看上去虽然不“入流”,却也是一种经济马赛克。

  过去,就有不少声音一直呼吁,地方政府不能为了城市的“面子工程”,就轻易牺牲可能存在或可扩大的就业机会。事实上,在一些地方,不乏小商贩从摆摊走向创业的案例,也不乏一地从摊贩经济形成产业集群的案例。

  但在经济快速增长期和繁荣期,小摊贩的价值在很多地方都被忽略了,他们的生计和梦想比不上城市整洁和干净来得重要。更何况,只要提升管理能力,两者之间并非“水火不容”。然而,许多地方对小摊贩普遍采取简单粗暴的盲目取缔方式,有的地方甚至大肆提出“无摊城市“的创建目标,以至小摊贩与城管之间矛盾不断、风波不止。

  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里说,贫困的可怕之处不仅仅是缺少生活必需品,更可怕的是因此而导致穷人被排斥于社会生活之外。发展亚当·斯密的“社会排斥”理论,并以研究经济学与伦理关系而著称的阿玛蒂亚·森,是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提出,度量一个社会是否公平,不仅仅应该观察其分配不平等或贫困问题,更应该看穷人是否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

  中国一直重视“穷人的经济学”。温家宝总理曾清醒地指出:“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因为在中国城乡,困难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农民。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现阶段,保增长和保民生是主题曲。从这一点说,一些地方从提高困难群体的发展机会出发,积极解禁摊贩,规范地摊经营,是实事求是的利民、亲民措施,给各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成 露)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