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统计数据为何总是不可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时评:统计数据为何总是不可信
2009年08月14日 09:5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体:↑大 ↓小

  数字经济时代,最不可靠的恐怕就是数字。数字满天飞,数字出干部,数字打架,数字营销等各种各样奇怪的现象已经充斥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极而言之,几乎没有一个数字是可信的。最新的证据是关于今年上半年,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国核算数据约1.4万亿元。2004年,这一数据就曾高出19.3%。专家认为,地方GDP之和高出国家核算数据由来已久,由此,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统计部门这么多年没有任何改进。

  在中国各部委中,作为中国经济的数字总管,国家统计局也许是遭受批评最多的部门,国内外对国家统计局数据的质疑几乎一直没有间断。在我的印象中,国家统计局还曾发布过很多涉嫌商业炒作的数据,后来在批评声中,大都销声匿迹了。知错必改,善莫大焉。但有关国家经济的数据,批评不断,但改的不多。例如,关于房价是否应该纳入CPI,学界民间呼声很高,但统计局搬出很多理由否定了。今年上半年,统计局公布,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638元,同比增长12.9%。该数据被普遍怀疑为过高。国家统计局出面做了解释,但解释归解释,怀疑者依然怀疑。如果按照统计局的解释,同比增长12.9%这一数字是可信的,那么,绝大多数人没有得到这么高的增长,就只有一种可能,即极少数人的工资将这一数据拉高了。

  本来公布统计数据是为了真实反映实际的经济情况,为决策和研究提供依据,如果,公布的数据不准确,或者干脆造假,就可能导致我们误判经济形势,导致决策和研究出现偏差,危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并不习惯于数字化管理,如今我们又深陷数字泥潭,原因到底在哪里?

  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政绩崇拜在作祟。这种说法大致是对的。有一位地方政界的领导是我的好友,他就曾当着我的面向我抱怨,每个月底为了确定公布什么样的数据,市委常委会往往要开到下半夜。我想,常委会肯定不是为了核实数字是否准确开这么长的会,因为这只是技术问题,统计局的专业人员肯定比常委们更擅长。常委会一般只讨论重大的政治问题,在他们看来,统计数字也是政治问题,也就是说,统计数据要为政治服务。这样公布出来的数据,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可想而知。

  实际上,这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究其根本还在于体制问题。它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现行体制下,基本上还是一把手说了算,有时候,这样的长官意志常常打着政治的旗号,比如为了社会稳定,为了鼓舞士气等等。这就使得数字技术官员成了体制中的一员,不得不听命于地方长官。二是,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是中央和地方分级核算GDP。国家统计局根据掌握的基础数据,独立核算全国GDP数据,对于地方核算的GDP数据国家统计局要进行审核,认为不匹配或者有问题的,会要求地方重新核实。

  如果统计数据不真实,只是技术问题,还比较好办,一旦涉及体制问题,就比较难办了。只要体制不变,光靠法律,往往行不通,很多事情实际都有法律,如城市规划,有城市规划法,但新官上任,城市规划说改就改了,国民经济统计也一样。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改变领导体制,变分级核算为垂直领导。这样的改变已有很多先例,如工商管理,看上去效率提高了,利益相关性降低了,但只要你在人家的屋檐下,不低头是很难的,诚所谓县官不如现管。而且,如果出了问题,就搞垂直领导,什么都要垂直领导,权力就会越来越集中,政治上的集中,再加上经济上的垄断,显然有违体制改革的初衷。当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从政府系列中独立出来,就像一段时间大家讨论的审计体制改革一样,也许这是一个好办法,但独立统计的独立性以及权威性仍需要通过体制改革才能实现。

  显然,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看起来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正因为是政治问题,才使得这一问题久拖不决,长久以来没有根本的改观。因此,要杜绝虚假数字,不是体制复归,而应该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陈雪根)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