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 从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目标奋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新中国60年 从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目标奋进
2009年09月28日 11:04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

  新中国蓬勃发展的60年,是政治、经济、社会翻天覆地、革故鼎新的60年,也是产业经济从弱小、单一向强大、丰富发展的60年。值此之际,回顾已不重要,着眼于未来,向着产业强国的目标奋进,才是我们庆祝60年发展的根本。

  60年前,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败国民党800万大军,推翻蒋家王朝的时候,中国积贫积弱,经济一片凋零。停留在农耕时代、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中国产业,仅以手工作坊为主体,没有一处像样的产业。党和政府迅速着手,从公私合营改造开始,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的钢产量突破1亿吨。进入21世纪,我国钢产量已连续多年雄踞世界之首。钢铁产业成为中国产业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但是,大并不等于强,产量第一并不等于产值第一。因此,如何把产业从做大到做强,我们仍面临许多挑战。

  产业发展从资源消耗型向精细加工型转化,是挑战之一。以钢铁产业为例,虽然我们目前在产量上居世界第一,但钢材质量和品种仍然落后于日本、德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关键部位的钢材还需要进口,这与钢铁大国的地位还不相符。再以服装产业为例,单从数量上讲,中国服装无人匹敌,但驰名世界的品牌,从时装品牌到体育运动装品牌,还有很大差距。设计落后、工艺水平低、创新能力差是制约中国产业做强的三大瓶颈。

  持之以恒地贯彻循环经济促进法,是挑战之二。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在当今世界已成为潮流。虽然金融危机减缓了全球温室效应的恶化,但全球气候变暖并没有发生逆转。中国产业要想做强,从生产过程抑制资源浪费和总量控制污染排放,到产品具有高环保品质,缺一不可。产业发展应大力提倡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着力发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技术工艺和小型、轻型、再生产品,控制一次消费品生产销售规模,限制过度包装。我们不应总是纠缠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大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排放指标的现状,正确的做法是先从自我约束做起,这样对资源、环保和产业做强只有好处,并以此体现中国作为大国的世界责任。

  从垄断的“强”向市场的“强”,是中国产业面临的挑战之三。世界500强中,有我们中国的身影。但客观地说,这个“强”的名头并不是在完全的市场竞争中得来的。中国产业要想真正从做大到做强,破除垄断,开放市场,加强市场竞争能力,才是唯一的出路。可喜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们正在实践中摸索正确道路,用市场的力量培育产业,这正是希望所在。

  新中国6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中国产业也从散乱、弱小向集中、强大转变,这是60年的丰收硕果。看到进步,更加增强了我们向着全面小康和产业强国新的目标奋进的勇气。(商寅泉)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