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复苏中的经济形成的冲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人民币升值对复苏中的经济形成的冲击
2009年11月18日 13:46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经济处在复苏状态,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显然形成非常大的压力。人们担心人民币升值会不会使得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的出口雪上加霜?人民币升值,对正在复苏的中国经济究竟造成什么样的冲击?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造成的冲击

  自从我国于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开始施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其中美元的权重仍占到95%以上。也就是说,我国的货币基本上受美元的影响最大。

  最近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愈来愈大,针对我国出口的各种反倾销、反补贴浪潮也是汹涌澎湃,这使我国政府面临两难抉择。有人提出希望中国将人民币升值一步到位,可以使中国在国际贸易市场的环境有所改观。但是,中国目前出口企业处于微利阶段,成本任何的拉升,都会使得出口企业面临相当大的困难。我国出口企业在经济复苏中,急需降低成本、提升名牌、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但是,提升品牌、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在短时间内都没有办法做到,目前只能依靠降低成本来促使出口增加。人民币升值,肯定加大了成本,使得出口受到更大的限制。

  由于我国所有企业的出口都只是微利,当人民币升值时,一方面,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提高,销售量减少,不同行业的出口额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盈利也必然会因此而出现下降。另一方面的损失是,从国外换回的美元,回来换取人民币的数量减少。这一方面会打击出口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得企业不敢轻易接单,拖延我国经济的复苏。

  人民币升值对就业和金融造成的冲击

  我国今年为什么提出保GDP8%的增长,实际上是保就业,因为如果不能保证GDP8%的增长,就不能保证我国大量劳动力的就业,如果就业问题没有解决,社会也不会稳定。我国出口企业大部分都属劳动密集型行业,解决了很多劳动力就业,出口企业受到冲击,势必出现大量失业的问题。从2008年开始,受美国金融海啸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出口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大量出口企业减产、破产,使得大量的农民工失业回乡,到今天,很多农村劳动力都没有回到出口企业来。

  人民币升值同时也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目前,大量的国际游资都在赌人民币升值,进入我国大陆市场,进入香港市场。使得我国内地和香港在经济调整期间,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上升,推高了房地产资产的泡沫。

  人民币升值还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基础货币投入过大,会导致资金的泛滥,加剧通货膨胀的预期。

  出口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品牌产品的出口

  对我国出口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改变我国出口企业微利的状况。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的一般贸易企业,特别是占龙头的纺织品出口企业,平均利润基本上在10万元以内,人民币每升值1%,等于人工费无形之中增长了,生产成本随之增加,企业赖以生存的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价格优势减弱,则平均利润率也相应下降。所以,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企业应该更多地选择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产品升级”。

  对我国出口企业来说,还有最为重要的是提升品牌产品的出口,因此要扩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才资本和技术投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密集度。当国内企业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便要致力于走自主研发、自主品牌发展和自主营销网络开发的道路。我国出口企业高新技术和高端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品牌设计和自主营销能力较弱,产品出口主要是贴牌加工,自主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刚刚起步。因此,出口企业应该坚定不移走提升品牌的路线,加快培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创新品牌,提高对外贸易的技术输出和产业带动效应,进而让出口产品在国内向上下游延伸,以提高我国外贸经营效益。(国世平 刘婷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