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货币政策并未“过度宽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专家:货币政策并未“过度宽松”
2009年11月30日 07:41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国的宏观政策操作与西方主要国家的救市政策存在质的差异

  ●从下调后的准备金和利率水平看,我国目前仍明显高于西方国家

  ●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历史对比来看,目前的流动性调控水平并未一松到底

  今年以来,货币信贷增长较快,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企稳向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有观点认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点“过度宽松”。对此,我们应如何看待?

  过去,我国没有实行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此次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力度究竟多大合适,很难用确切的数量指标来评估,但不妨用对比的方式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的宏观政策操作与西方主要国家的救市政策操作存在质的差异。美、欧等国家的主要政策是扩张国家信用向金融市场注资和财政直接出资救助大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对被救助的金融机构实行直接接管或间接的国有化,救助金额十分庞大。据不完全统计,美国自通过救市法案以来,救市方案的资金已高达1万多亿美元,其中2500多亿美元用于直接购买银行股份,另有限额上万亿美元的房产抵押债券购买等等。今年4月份伦敦G20峰会宣布向全球经济注资1.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近1.7%。9月美国匹兹堡G20峰会对救市政策再次给予确认,在未确定经济是否全面复苏之前,不轻言退市。

  比较国际上空前的救市计划,我国分两年执行的4万亿投资计划及一揽子应对措施,主要目的是启动提升内需,弥补出口下降缺口,而不是直接出资救助金融机构和企业。中央银行在应对危机中采用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减少因外汇储备增长投放基础货币的对冲力度等间接调控的手段,保持金融机构流动性适度宽松,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

  其次,从下调后的存款准备金和利率水平看,我国目前仍明显高于西方国家。日本、美国等西方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已将利率调低至零或接近零的水平: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低至0.15%,再贴现利率已从2008年三季度的2.25%降至2009年的0.5%,日本也从2008年三季度的0.75%降至2009年的0.3%,而我国的再贴现利率从2008年11月底的2.97%,只降至2008年底的1.8%。再如,目前我国6个月至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31%,日本目前最高主要短期贷款利率仅为1.725%,美国的主要短期贷款利率为3.25%。即使考虑CPI的影响,我国的总体利率水平仍高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

  此外,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历史对比来看,目前的流动性调控水平并未一松到底。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以来,我国中央银行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计3个百分点,五次下调利率累计2.16个百分点。尽管如此,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仍处在历史较高水平,再贴现利率仍高于贴现市场利率,6个月至一年期贷款利率目前降至5.31%,虽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差则比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前还要小。

  因此,从我国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看,不存在“过度宽松”的问题。

  基于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我国的应对措施是出手快、出拳重。就像人得了重病需下猛药,是药就必然存在副作用,猛药的副作用更大,但如果药量不足,耽误病情后果则可能会更严重。

  当然,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我们也应当对一些苗头性的矛盾和问题有所考虑。例如,上半年贷款集中度较高,银行信贷呈现向基础设施集中、向中长期集中和向大企业集中的情况。为走出危机而启动的投资项目,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缓解了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压力,当这些投资的拉动作用接近尾声时,产能过剩的风险还会显现出来。另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超前集中,融资面临的信用风险也不容忽视。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都需要高度关注和警惕。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 林铁钢)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