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钢铁业为何“两头受气”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评论:中国钢铁业为何“两头受气”
2010年01月12日 15:45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俗话说:“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中国钢铁业决不是老鼠,却也两头受气,让人大跌眼镜。

  本周一,人民日报“经济聚焦”报道:美国已对我国钢绞线、钢格栅板、油井管、无缝钢管、钢丝层板等多种钢铁制品启动贸易制裁。中方申诉企业涉及2008年初至2009年第一季度所有在美海关有出口记录的200家中国钢企。

  中国钢铁业在出口产品上连遭美国贸易制裁的“大棒”,而在进口铁矿石上又连续几年受澳大利亚两拓不断地大幅度涨价的鸟气。这种两头受气的日子,老实说,我打心里替中国钢铁业难受。

  去年12月2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戚向东透露,11月份纳入统计的70家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72.58亿元,12月份利润不会低于11月份,预计中钢协统计的72家大中型钢企全年利润将达到500亿元。与2008年的利润846亿元相比,下降约4成。他告诉记者,中国5亿到6亿吨的钢铁产量,却只有四五百亿元的利润,只能说明钢价是不合理的,从产业链上看,铁矿、煤炭等原料到下游的汽车、家电,都应该有一个合理的价格比关系。目前,千万吨级的大型企业如包钢、济钢、攀钢、本钢11月份处于亏损。这实质就是企业成本高、产品价格低所致,虽然亏损但产品仍然都卖出去了,钢企之所以没有被动减产主要考虑仍有边际效益。

  明知进口铁矿石不断涨价,出口又受到美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贸易制裁,为何不能采取高来高走的销售政策呢?比如说,进口铁矿石涨价多少,都加在出口钢材价格里面。反其道而行之,进口高成本、出口低价格,原因就在于只要能够卖出去,仍然有边际效益,就没有被动减产,更不会主动减产。我发现一个现象,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在没有外力逼迫的时候,很难主动进行战略转移。只有在走投无路之际,才可能寻找新的出路。许多问题是明摆着的,谁都看见了,谁都知道再也不能这样走下去了,却谁也不愿意主动从我做起,实行自我变革。

  中国钢铁业的问题在于产能过剩。据中国欧盟商会发布“中国产能过剩研究”报告称,2008年末,中国钢铁业的过剩产能估计为1到2亿吨,而这一数字在2009年仍在上升。2008年第三季度,全球的钢产量下降了20%,而中国的产量却上升了15%。由于刺激方案和商业银行贷款的大幅上升,2009年上半年,中国钢铁业的投资达到14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全球钢需求却前景暗淡。报告预测,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生产者可以把国内无法消费的产能通过出口消费掉,但是,目前狼烟四起的贸易争端似乎已经说明,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此路不通”。“贸易摩擦真正的高峰将在2010年下半年出现。”

  两头受气的中国钢铁业,要走出产能过剩的“风箱”,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打一场主动仗。任何犹豫和观望,都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苏文洋)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