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通胀整体趋势温和可控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巴曙松:通胀整体趋势温和可控
2010年04月15日 09:00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尽管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面临挑战,CPI在过去几个月内也呈现持续上扬态势,但这并不意味着CPI的上升不能控制。由于目前粮食产量和存量充足、猪肉价格稳定、部分非食品类商品价格稳中有跌,环比数据波动幅度不大,宏观政策已经对通胀预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目前看来,通胀整体趋势仍较乐观,全年应当属于温和可控范围。

  食品类价格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较小。在中国的CPI构成中,食品价格的波动往往主导CPI的波动。这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CPI构成项中,食品类权重最高,达32.7%,CPI的其他构成项也间接受到食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二是食品类商品是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线陡峭,规模较小的供给量下降都会带来较大程度的价格上升。从历年CPI波动情况看,CPI的上涨总是伴随着食品价格的高企。

  在食品类产品价格中,粮食价格和猪肉价格影响最为主要。回顾前两轮CPI的大幅上涨,2003年粮食歉收导致粮食价格上涨26.6%,造成2004年通货膨胀;而2005年到2007年间猪粮比连续24个月低于6∶1,造成养猪户损失惨重而放弃养猪,以及2006年爆发的蓝耳病综合作用,使得2008年猪肉供给出现问题,猪肉价格大幅提升,仅此一项便推高2008年CPI2至3个百分点。对比2010年情况,目前我国粮食已连续6年增产,主要食品类别存量充足,市场需求能够得以满足;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生猪出栏价跌幅有所上升,存栏数仍处历史高位,这制约了未来猪肉价格的上涨。因此,在不发生无法预见的自然灾害及大规模流行疾病的情况下,食品类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较低。

  非食品类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在非食品类CPI构成项中,占比合计达39.7%的服装、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四项价格连续多月负增长,且由于此类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商大多处于竞争性较强行业,价格竞争成为其主要竞争手段,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价格增长为负或接近于零的趋势未来将得以持续,这对CPI上涨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

  在翘尾因素的影响下,应更关注环比数据和新增涨价因素。鉴于2009年的宏观经济走势在经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呈现非常显著的变化,2009年的数据由于经济下滑导致基数很低,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本年度CPI的同比增速,因此,关注环比数据的变化情况,将更有利于在这种基数效应影响下分析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从近几年CPI和PPI环比波动情况看,目前CPI和PPI的环比涨跌幅远未达到2008年通胀时的水平,仍属温和可控范围。

  因此,从目前的趋势看,在不发生巨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未来通货膨胀发展趋势仍处于可控范围内,并且可能会呈现前高后低的格局。考虑到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分别达9.8%和8.5%,通胀率在3%左右应当是可以承受的通胀水平。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政策着力点仍在如何以适当的节奏与力度管理通胀预期上。

  农业稳定是通胀预期稳定的基础。从中国的物价波动规律看,高速的信贷投放、农产品价格上涨和迅速上升的投资和出口需求,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往往是物价上升的重要标志,其中农产品价格具有更为根本性的影响力。

  合理的信贷投放增长。2009年大规模的中长期项目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在2010年仍需大量货币跟进,而在保证投资连续性之余,仍有大量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经济复苏时需要资金支持其生产经营,因此保持市场中有合理充足的流动性至关重要。但是,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正是目前通胀预期的主因,因此,2010年信贷政策的主要方向必然是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优化信贷结构,严格控制新项目,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将信贷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同时加强贷款全流程管理,确保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此外,逐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强银行的资本约束,严格控制信贷的非理性增长和季度、月度间的异常波动。在市场流动性过于充裕时,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和相关调控手段,合理使用数量型货币工具,通过在公开市场上的微调操作、加大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等加强流动性回收力度。

  加大房地产供应,抑制投机性需求,平衡房地产供求,遏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本报专家组成员)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