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公司重组政策改革正当时(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ST公司重组政策改革正当时(2)
2010年05月21日 09:53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改革制度 健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中国特色的资产重组,起源于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历史背景。在中国证券市场的草创时期,囿于观念和政策上的限制,以及为国企改革配套的实用目的,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佳,资产剥离不清晰,加上股权设置的不合理,给市场发展带来的许多障碍。从1997年开始,上海率先对本地上市公司实施以“保壳”和改善资产质量为目的资产重组,取得了相当的成效。此后,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政策,对于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和业绩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利益各方围绕“保壳”重组展开的二级市场炒作,也逐渐成为此一过程的伴生现象。在地方政府强烈的“保壳”愿望和二级市场的巨大利益的共同作用下,伴随着二级市场股价异动的ST股资产重组一发不可收拾,纯粹以二级市场炒作为目的的讲故事、造题材的虚假重组也混迹其中,浑水摸鱼,有些个股甚至反复重组达五六次之多,题材不断翻新,炒作也随之不断上演,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最大的乱象,备受有识之士的诟病。

  上交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早期实行上市资格额度制管理的情况下,许多上市公司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上市公司质量普遍较差。在当时的情况下,允许部分采用剥离原有不良资产、注入新资产的方式实施停牌重组,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时至今日,在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再延续这种做法已经没有必要。他表示,大量的“乌鸦变凤凰”式的“保壳”式重组,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盲目投资等,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和价值发现功能被破坏,并造成了市场投资理念的混乱。胡汝银强调,改革资产重组相关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所以,如果管理层设定和出台关于更严格的ST公司重组和恢复上市的标准和条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路径,但同时应该配以正常的摘牌退市制度,并放宽对企业IPO的行政控制。

  其实,已有许多专家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有专家指出,去年开始实施的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之所以还没有取得完全令人满意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退市制度没有及时跟进,导致“壳”公司死而不僵,ST、*ST公司股价高企在扭曲二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同时,也直接破坏了一级市场定价机制的有效性。对此,创业板拒绝保“壳”式重组、直接退市的做法值得借鉴。

  胡汝银表示,在国外成熟市场,这种保“壳”式重组是极其少见的,因为符合条件的公司可以较容易地直接上市,没有必要走所谓“借壳上市”的路子。因此,他进一步建议我国证券市场逐步取消IPO的行政控制,实行更为市场化的IPO制度,让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自由地上市,从而使所谓“壳”资源失去价值,减少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企业有了阳关大道可走,就没必要去走那个独木桥了。”他说。(周松林)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