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独秀论”捧杀中国 化危为机仍是主要任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警惕“独秀论”捧杀中国 化危为机仍是主要任务

2010年06月22日 09:5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国际金融危机当中,西方国家受到重创,多数国家经济一度陷入严重衰退。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西方媒体开始谈论所谓“中国独秀论”,称中国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最大赢家。对此,该如何解读?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国际金融危机袭来,不仅作为危机发源地和重灾区的欧美经济受到冲击,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受到不利影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时刻,全球金融动荡,世界经济下滑,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能成为真正的赢家。中国出口大幅萎缩,几千万农民工返乡,所受冲击同样很大。

  当然,从结果来看,得益于及时、冷静、强有力的应对,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反弹,并成为推动亚洲地区和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有限,参与国际市场的程度也有限,从而避免了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另外,中国推出的一揽子稳定外需、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经济刺激计划,也比较具有针对性,发挥了预期的效果。当然,中国财政基础稳固,拥有巨额外汇储备,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汇率制度,也是保证中国经济迄今为止没有出现二次动荡的重要因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除了中国,巴西、印度经济也在危机中较快反弹。所以,也并非中国“一枝独秀”。总体而言,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总体表现要优于发达经济体。

  西方媒体谈论“中国独秀论”,也不能一棒子打死,用阴谋论笼统概括。首先,出现这种言论,还在于西方媒体固有追求“眼球效应”的操作模式,同时也是源于对中国国情的不了解。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不断上升,任何有关中国的话题,都有可能吸引读者、受众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报道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是有一定市场的。实际上,中国目前仍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自身面临一系列发展难题。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对出口依赖较大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脆弱性已经充分暴露出来了,在危机的最严重时期已经过去之后,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挑战。

  西方媒体在传播“中国独秀论”的背后,也存在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早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我国政府就表示,中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就是对国际社会的最大贡献。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的确没有把麻烦留给别人。相对于美国次贷危机贻害全球、欧洲债务危机引发新一轮全球金融动荡,中国经济持续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并成为带动世界经济走出危机的积极因素,两相对比,中国已经为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西方仍有一些人对此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并力图让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等方面做出“更大牺牲”。中国人最讲究实事求是,不可能打肿脸充胖子。而且,对于在国际金融危机当中国际社会过高渲染中国影响力的言论,中国人早已经发明了一个专有名词加以描述,那就是“捧杀”。在过去,西方一些人是大肆炒作“中国崩溃论”,中国需要提防被“棒杀”,现在则要提防被“捧杀”。

  对于中国自身而言,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如何化危为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不言而喻,但与此同时,危机当中也包含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机遇。在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之后,中国有必要经由这次危机,重新审视一下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过去劳动密集型、出口依赖型的基础上,增加科技和创新的因素,实现产业升级,在新的全球经济版图当中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在绿色经济等战略新型产业方面确立发展先机。中国不可能让“独秀论”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但中国可以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实际行动谋求自身更大的发展,同时继续为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