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突陷“调查门” 一度引发市场恐慌情绪——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五粮液突陷“调查门” 一度引发市场恐慌情绪
2009年09月10日 08:54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名酒兼白酒板块龙头五粮液昨日中午一纸公告震惊了整个股市和业界。受此突发利空袭击影响,五粮液昨日午后抛盘异常汹涌,公司股价下午开盘后20分钟内被迅速打至接近跌停,位居两市跌幅第一,并一度引发市场恐慌情绪。

  昨天午间,五粮液发布临时公告称,公司9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立案调查。昨日,五粮液报收22.60元,跌6.22%,成交2265968手,成交金额50.59亿元,双双创下11年最大。

  受上述消息影响,昨日五粮液有5亿多元的特大卖单出逃,而中小买单成主要的接货对象。收盘时,接货的220多万股基本以小单为主。而深交所昨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昨日五粮液有10.97亿的机构大资金卖出,而买入的基本是营业部“敢死队”席位。

  昨天下午约3时,五粮液公司官网突然无法打开,或与大量股民涌向查询消息有关。

  对于突遭调查,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中国回答不知情,而投资者接待电话要不是占线,要不就无人接听。

  “好不容易联系到他们,但连董秘都说不知道原因。”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酒业分析师在电话中无奈地告诉本报。更让他不解的是,临时发布如此重大的公告之后,五粮液却并未请求交易所停牌。

  本报也尝试联系证监会新闻处,但截至发稿时未得到回复。对于后市,上述分析师称维持该股“中性”评级。

  说法一 被指少交税19亿涉“虚假陈述”

  今年四个五粮液股民称该公司少交了消费税,从而做出了购买五粮液股票的错误判断,为此双方对簿公堂。

  昨日,该案的委托律师、上海市李国机律师事务所的周爱文律师告诉本报记者,“调查应该跟这个案子有一点关联。”周爱文称,有关涉嫌漏税的问题五粮液一直没有正面回应,而其他的事情都澄清过了。

  据本报获得的一份“年报疑问”,这些股民怀疑五粮液2007年年报披露的四川省宜宾五粮液供销有限公司存在虚报主营业务收入约9.22亿元的嫌疑,此外从2006~2008年年报分析,五粮液三年存在少交消费税约 19.51亿元嫌疑。

  周爱文说,税务问题证监会是有权立案的,因为消费税是利润表中项目,消费税少交,必然导致利润虚增,从而导致虚假陈述。

  这一案件在提出半年后早前被成都市中院裁决“不予受理”,小股东目前已上诉到四川省高院并被受理。“如果监管机构展开调查的话上述问题是肯定存在的,下一步应该对五粮液作出行政处罚。”周爱文说。

  说法二 理财资金去向不明和利益输送

  早前,有报道称五粮液巨资炒股“失陷”亚洲证券(已破产清算,被华泰证券接收)未作信息披露,这也是继2008年年报披露五粮液投资公司存放于中科证券的8294.59万元保证金尚未追回后,其再次卷入与破产券商之间的资金纠葛。此后五粮液公告声称“没有存放任何款项”。

  对于五粮液这次遭调查,也有分析称可能和“涉嫌向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有关。媒体报道的五粮液5500万元巨资炒股失陷亚洲证券这起所谓“合同诈骗罪”案件揭开了五粮液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的一角。

  截至目前,此案尚有诸多谜团待解,例如这笔巨额资金到底是不是五粮液投资公司的——尽管五粮液发公告称并无关联。

  由于改制的历史遗留问题,五粮液的运行形成了先天的结构性缺陷,与五粮液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之间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关联交易。考查五粮液解决上游关联交易后的首份财报,2009年中报的综合毛利率提升明显,似乎有减缓业绩释放的迹象,这明显验证了过去市场关于向大股东“输送利益”的猜疑。(记者 刘俊、李成)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