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11款新品抢市场 外资行狂发结构型理财产品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一周11款新品抢市场 外资行狂发结构型理财产品
2009年09月01日 10:31 来源:北京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中资银行暂停发售结构型理财产品的同时,外资银行却在积极抢占这一市场。仅在上周,11款结构型理财新品全部出自外资银行。这些产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花样翻新,令投资者眩目,并且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风险。

  从市场需求来看,由于A股指数持续下跌,境外资本市场短期内趋于稳定,原理复杂但短期内能够规避境内投资风险的结构型理财产品确实成为不少客户的首选。因此从上周开始,各家外资银行加大了结构型理财产品发售的力度。

  据普益财富统计,这些产品的挂钩标的主要涉及基金、股票和现货价格。其中,荷兰银行发行了“优选商品组合”挂钩结构型投资第四期理财产品,挂钩于现货铜、原油以及大豆;恒生银行发行了股票挂钩部分保本投资产品“天天开心”可自动赎回人民币和美元理财产品,挂钩中国石化、鞍钢股份、江西铜业和紫金矿业;渣打银行发行了动态回报投资指数基金挂钩香港盈富基金的理财产品;花旗银行发行的两款结构型理财产品,分别为人民币结构型投资账户——挂钩四大香港上市股票相对指数基金,以及挂钩指数和基金、每日累计相对表现可自动提前终止美元票据。

  在这些理财产品中,外资银行将产品最终收益水平定为多个等级,如果产品挂钩的投资标的触发要约,将获得5%的最高收益;如果没有触发要约,客户到期仅获得0.36%的活期存款利息;如果投资出现亏损,客户收益率为零;如果亏损严重,银行只能保证客户90%的本金安全。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产品,如果投资者对协议条款不甚了解,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入对方的陷阱。

  创新产品确实能吸引不少客户关注。但某中资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表示,这不过是将银监会禁止宣传预期收益率换一种方式表现出来,如果对产品本身的盈利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没有提升,外资银行仍将面临严重的商誉风险。

  在理财产品市场上,为什么会产生中外资银行一冷一热、截然不同的表现呢?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近两年来中资银行结构型理财产品大部分为零和负收益,再加上银监会禁止中资银行理财产品参与股市投资的限制,导致中资银行自动放弃了结构型理财产品的研发。

  与之相比,外资银行几乎从未停止过发售此类产品。对于外资银行狂发产品抢市场的现象,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在银监会禁止中资银行代销外资行产品后,外资银行只能自己粉墨登场;另外,外资银行在内地发行票据或信贷类产品不具优势,“死守”境外投资空间成为他们的惟一出路。

【编辑:李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