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货币政策环境仍偏宽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专家:货币政策环境仍偏宽松
2010年01月14日 09: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月12日,央行决定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应该说,该政策比市场的预期来得要早一点,全球股市应声下跌。那么,为什么央行会这样做呢?有什么宏观经济数据促使央行下决心收紧政策呢?对于上述问题,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作了解读。

  在他看来,主要有三大理由支持央行提高准备率。第一,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实际上去年12月的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已经统计出来,但主管部门要到月底与去年年度数据一起公布。预计部分经济数据将出现超预期增长。第二,消费品价格上升趋势加速,其实去年资产价格的趋势已很明显,而消费品物价指数近期快速上行。去年12月CPI上涨可能接近2%,而且PPI价格上涨幅度会更快。第三,新的一年放贷冲动重新出现,有传言新年过后的第一周放贷6000亿元。

  丁安华认为,从历史上看,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整从来都是滞后的。而由于汇率形成机制的原因,中国的利率政策调整受外围特别是美国货币政策的制约,也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特征。这次的政策调整,让我们看到央行的行为有些新的变化。

  他进一步指出,尽管准备金率只上调0.5个百分点,实际的效果有限,因为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完全可以消化0.5个百分点的上调,但这里有更值得关注的政策含义。从当前经济形势出发,中国早应该开始行动而不是追随美国货币政策,从这个角度而言,当前的政策调整对经济的平稳运行是有利的。及早调整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以后采取极端手段的可能性,也就是我们之前指出的“好事变成坏事”的风险略有降低。此外,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仍属微调,更重要的是利率工具尚未使用,离严格意义上的紧缩政策尚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宏观经济的货币政策环境还是偏宽松的,经济扩张的趋势没有改变。

  在对未来政策趋势的判断上,丁安华预计央行将来会采取一个更加主动和进取的态势,货币政策调整会加快和更频繁。如果经济增长继续加快,价格上涨势头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预计不久后就会启动加息,同时会重启人民币的缓慢升值进程。( 潘圣韬)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