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无畏:从“制”到“创”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厉无畏:从“制”到“创”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0年03月06日 16: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6日电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表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一字之变,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内容,这就要求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这两大动力,来推进产业升级。

  6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首场记者会,主题是“政协委员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和全国政协委员徐冠华、秦大河、郑新立、王文彪将出席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厉无畏表示,在这当中,创意产业应该说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就创意产业这一块做一个简要的说明。因为创意产业是我们开发人类的创造力,解放生产力,又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它强调的是创新和创意,同时它也强调要把技术、产品、市场和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推进产业的创新。在这当中,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文化含量高的产品或者服务,这样就有效促进了内需,可以满足我们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这就促进了我们的内需。

  而更重要的,创意产业可以融入到其他产业去,推动其他产业的创新,来提升其他产业的附加值,这样就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创新,所以,加快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另外在这当中,我还要提一下,创意产业附加值高,消耗资源比较少,对环境污染破坏也比较小的产业,所以它是一个绿色产业。

  厉无畏表示,要进一步加快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第一,要转变观念,要突破行业的界限。推进文化创意,进行跨界融合。从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我把它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它是在产业层面上发展,也就是说,在文化产业或者某个产业的增长怎么样;第二阶段就跨界了,推动整个经济的创新,这个时候我们就说它到了经济阶段。第三阶段是推动社会的前进,包括人的素质的提高,这就使创意社会、创意城市就兴起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从产业层面推动发展到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上去。

  第二,我们要做好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管理。我们在每一个地方,在发展创意产业的时候,必须要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同时要结合产业基础,来制定我们发展的规划。要聚焦一些重点的产业,不能样样都搞。聚焦重点产业,创造一些好的品牌,这样才对发展有利。

  第三,我们作为政府来讲,要不断地完善服务。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特别需要政府在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融资等方面的扶持。因为大量从事创意产业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扶植它向成长的阶段发展,就需要有这些方面的投入,还有公共技术的服务和知识产权的服务。

  第四,需要加强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从世界发展来看,非营利组织对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它有利于协助政府来整合社会的资源,同时包括教育、培训等等这些方面,它都是属于非营利机构,所以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第五,我们还要营造一个宽松的文化氛围。我们在文化创意上要有创新的话,必须要有一个宽松的文化氛围,还要有多元文化的交融。只有多元文化的交流,才能更带动创新。所以,这五个方面做好了,创意产业一定能够对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新的进展。

  厉无畏表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也就是说我国要把从以第一、第二产业推动经济发展转向以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服务业的比重比较小,到目前为止,服务业的比重还不到5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就业压力一直很大,但是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当中,我们如果把服务业包括现代服务业发展起来,就能够吸收更多的就业。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制造业领域,目前吸收就业的能力逐步不像以前那么高。我们过去是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解决就业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在完全靠劳动密集型产业那就有问题了。当然我们还是需要这些传统产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来实现这些传统产业的创新,这样使它能够保留吸收就业的一部分,但是更主要的一块可能是依靠服务业的发展。 

  厉无畏表示,这两年我们大量吸收的就业,主要还是在服务业领域里,就像去年,我们在网络、信息产业这一块吸收的就业特别多,特别是刚刚提到的,现在大学生毕业,要寻找工作,知识性的服务业对吸引他们去参与是更好的,所以很多大学生都在这一块上找到他们就业的位置。另外,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所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中,我认为只要我们把握得好,对就业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相反它能够促进我们就业的增长。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