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新闻背景:历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成果

2008年12月03日 19:08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于4日在北京拉开帷幕,双方将围绕“奠定长久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的基石”主题进行研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2006年9月由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发起设立的,是中美现有20多个磋商机制中级别最高的一个。对话每年两次,轮流在中美举行。

  首次对话:为中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首次对话于2006年12月在北京举行,对话坦率而富有成果,既加深了相互了解,也为加强双方合作提供了新契机。

  双方围绕“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主题,就城乡均衡发展、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促进贸易和投资、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5个专题、11个分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对话还达成了一系列实质性协定,包括中美同意在中国设立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代表处;美国支持中国加入泛美银行;双方缔结了促进美国对华出口的融资便利协定;中国将加入“未来发电计划”政府指导委员会;中美同意于2007年1月重新启动双边航空服务谈判等。

  第二次对话:经贸热点问题取得具体成果

  在2007年5月于华盛顿举行的第二次对话中,双方重点就影响中美经济关系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集中在服务业、能源与环境、经济平衡增长和创新四个议题,确定在相关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

  双方就事关中美两国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且兼顾了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取得了一些具体成果。

  对话取得的实质性成果包括: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业;在2012年前将两国间的直飞航班增加一倍;宣布启动中国旅游团队赴美旅游的联合声明;中美争取在中国合作开发15个大型煤层气项目,以推进清洁煤技术;以及两国在养老金、失业保险、知识产权等领域达成的协议或备忘录等。

  第三次对话:从战略高度探讨中美经贸关系发展

  2007年12月在京举行的第三次对话围绕“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前两次相比,这次对话重要特点在于中美双方超越了对短期经贸热点问题的简单关注,从战略高度对今后一段时间内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进行了综合思考。

  双方就在金融服务业、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能源和环保、透明度等8个领域开展合作达成了31项共识,签署了多项协议。双方在金融服务业开放问题上取得突破,包括中方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公司包括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允许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公司债券,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法人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债券等;在食品、药品、医疗产品等多个项目上签署了促进出口安全的备忘录;在环保领域签署一项新的协议———加强发展生物质资源转化燃料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同意建立工作组,研究两国能源和环境领域的10年合作规划。

  第四次对话:互信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四次对话于2008年6月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召开,主题是“经济可持续增长”。对话营造了真诚、坦率的氛围,两国一致形容沟通“非常成功”,互信得以增强,具有深远影响。

  这次会议取得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一是中美两国正式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双方都高度评价这是中美在这一领域合作的重要一步,为今后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另一个则是正式宣布启动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谈判。

  另外,双方还就宏观经济政策交流及金融服务业、对民生的投资及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贸易和竞争力、投资等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备忘录及协议。双方还深入探讨了包括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粮食安全等方面中美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记者孙奕、熊争艳)

编辑:唐伟杰】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