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中国9500亿财政赤字风险有多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专家详解:中国9500亿财政赤字风险有多大
2009年03月18日 10:2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总体上安全综合国力可以承受 赤字率政府负债率处较低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为弥补财政减收增支形成的缺口,拟安排中央财政赤字7500亿元,同时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合计9500亿元。这个数字创出新中国60年来全国财政赤字预算规模的最高纪录,是2008年的8倍多,相当于历史高值2003年财政赤字的近3倍。中央为何要安排如此庞大的赤字规模?如何防范巨额财政赤字可能带来的风险?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应对危机重大特殊举措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胡静林对媒体表示,9500亿元的财政赤字的确是创建国之最,但我们遇到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是百年不遇的。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许多国家都选择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财政赤字规模,拉动经济增长,可以说,这是世界通行做法。中国也不例外。

  他认为,今年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规模,是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项重大特殊举措,是必要的。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必然会使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幅度增加政府投资和支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弥补财政减收增支形成的缺口,需较大幅度扩大财政赤字并相应增加国债发行规模。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目前采取赤字财政措施及时、合理而且必要。他认为现阶段的中央公共财政应该也必须转向大量负债,这不仅是应对金融风暴冲击的必要措施,大规模财政支出指向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就业、民生、环保等领域,也是帮助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奠定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基石的重要举措。

  赤字安排是积极稳妥的

  对于巨额赤字所带来的财政风险,胡静林表示,前些年财政赤字逐年减少,今年虽然增加多一些,但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预计在3%以内,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在20%左右,我国综合国力可以承受,总体上是安全的。从国际上看,我国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既低于国际控制标准,即赤字占GDP比重应低于3%,政府债务余额占GDP比重应低于60%,也远低于美国、日本的水平。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分析说,赤字财政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风险问题,但是现在这个赤字安排应该说是积极而稳妥的。9500亿元的财政赤字预计占当年GDP的比重仍在3%之内。而且,3%是欧盟经验性的预警线和控制线,并非不可改变。

  而李稻葵用一种更加形象的方式,解释了“积极稳妥”的含义——就像一家公司,账目中既有现金流量表,计算收入多少钱,支出多少钱;也有资产负债表,显示资产和负债的比例。一个国家的情况也很类似,财政赤字类似现金流量表的体现,反映出收入和支出间的差值。对于国家而言,不能只算现金流,大账是资产负债表。拥有很强盈利能力的大型国有企业是我们的资产,超过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我们的资产。这样看,中央财政“资产负债表”里的资产是远远大于负债的,这个时候即便是将GDP的3%全都发行成国债券,仍然远远低于国家所掌握的资产。

  做好财政“加减乘除”

  也有专家表示,财政赤字一旦提上去,也不是马上就能调下来的,而是会经历一个经济周期的调整,也许两三年,也许三五年。

  该如何避免巨额财政赤字的风险?贾康表示,财政支出政策要继续做好“加减乘除”的结构优化文章,“加”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性开支,给予基础设施建设更多的支持,加大对那些惠及民生、急需财政投入支持的地区和行业给予更多的直接财政支持。今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安排9080亿元,比去年的预算增加4875亿元。“减”就是结构性减税,降低行政成本。“乘”就是政府的支出,特别是投资应该产生“乘数效应”,要千方百计地以4万亿元投资来拉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的进入,努力拉动更多的非政府资金参与反周期调控过程。“除”就是要免除腐败,免除大家深恶痛绝的资金被挪用、以公谋私的现象。改变国家财政包揽过多的分配状况,将应由市场和社会负担的部分从财政支出中分离出去。对一些不合理收费、不合时宜的税费给予彻底免除。

  李稻葵指出,发债获得现金,关键还是要用得准,就像总理在报告中说得那样,我们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 (记者 李 霞)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