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规模扩张太快套住基民 基金经理:品牌也难逃重创

2008年07月16日 15:34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股市大跌中专业机构投资者也难以独善其身,目前累计净值跌到1元以下的基金已有40多只。特别是在去年市场高点大规模扩容的一些基金,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大损失。

  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反思道,今年基金可能比2005年还要不好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牛市中近乎疯狂的鼓吹伤害了太多的投资人,这对部分公司辛苦培育的品牌声誉构成很大的伤害。

  今年投资者冷落基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买基金亏钱了。有统计数据显示,到今年6月30日,60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只有8家公司的基金份额低于资产总值。也就是说,以份额加权平均计,只有8家公司的基金净值没有跌破面值。由于去年许多基金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大幅扩大规模,加上股票市场迅速下跌,使得那些后入市的投资者亏损严重。

  虽然2007年新基金发行明显放缓,但投资者的热情高涨,同时一些基金公司“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另辟蹊径进行了大规模的持续营销活动。2007年最为风靡的营销模式当数“大比例分红”,各大基金公司的大比例分红公告令人目不暇接,进一步刺激了投资者不成熟的投资心理。统计显示,整个2007年229只非货币开放式基金共分红及拆分475次,其中有5只基金分红超过10次,不少基金的规模借此出现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扩张。

  基金公司的收入来自基金的管理费,基金规模越大则收入越多,因此基金公司大都有扩大规模的冲动,尤其是在股东方的压力下。“持有人利益至上”虽被所有基金公司奉为第一要旨,但是在具体操作时,也各有侧重。如果说基金业绩还有不可控和不确定性,但是经营管理思路、营销战略却直接体现公司长期经营目标和短期利润的取舍。

  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一些公司在去年市场高点时运用大比例分红这一手段吸引新资金入场,使这批投资者损失惨重。虽然说买者自负,但一些基金公司在销售基金时采取的一些做法却可能使自身品牌受损。

  业内人士指出,经历过熊市或者完整的市场周期之后,基金公司的不同企业文化、经营理念、长短期目标的平衡等区别才能体现出来。经历过市场格局的调整之后,基金投资者在投资的选择上也才能逐渐成熟。(徐国杰)

编辑:杨威】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