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返乡农民工突破百万 灾区面临就业困境(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四川返乡农民工突破百万 灾区面临就业困境(4)
2009年01月20日 06:38 来源:央视-新闻1+1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主持人:

  您现在收看的是《新闻1+1》,今天我们的节目关注的是灾区的就业压力,我们的节目稍后继续。

  主持人:

  我们来连线王跃军。跃军,你好。

  王跃军(中央电视台记者):

  董倩,你好。

  记者:

  你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在前线的观察,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去帮助人们找工作?

  王跃军:

  在这个地方我们了解到,当地政府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但是我们到这里走了几个地方,实实在在地看到,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工作,比如在北川擂鼓镇都在进行羌族刺绣的培训,而且参与培训的人员每天培训还有十元钱的补助,而且培训之后还有相应的证书。也就是等到当地旅游业进一步复苏的时候,他们能够马上就找到就业机会,马上上岗,应该说是未雨绸缪的做法。

  另一方面,在成都我们也看到,在当地发放培训券,同时在什邡还有十万农民工大培训等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所有这些都是为未来农民工的就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做着准备工作,董倩。

  主持人:

  跃军,培训就有长有短,有的时候是长期的培训,有的是要解决眼下的问题。根据你在现场的采访,如果说培训这个问题,有哪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王跃军:

  刚才什邡市的领导也谈到了很多他们当地的一些具体做法,包括培训。我们在采访的过程当中感觉到,有些问题作为难点多少有些侧重,比如我们在采访过程当中感觉到,目前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它实际上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年龄上来讲主要是集中在40岁到60岁这个年龄段上,因为这些人在当地现在主要是建筑的行当,如果找一些工作主要都是体力活,而这个年龄段的人并不太适合。所以对于这些人就业目前安置情况应该有所侧重,想一些办法。

  另一方面从行当上来讲,由于当地主要是以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对于一些旅游业,比如搞一些小的店面、小生意的人群,目前也不太适合做一些体力方面的劳动,而且虽然现在在一些地方由于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农房的建设,有大量的所谓体力劳动的就业岗位,但并不是很多人都适合的,所以从年龄段上和岗位上来讲,应该有所研究,有所侧重,来解决相关的问题,董倩。

  主持人:

  跃军,我们知道,就在地震刚发生后不久,两部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有财政部就发出一个联合通知,要求对地震灾区实施就业援助行动,当时有很多灾民在他的区域外获得了就业机会,现在是什么情况?

  王跃军:

  从外地务工的情况来看,我们感觉到,在地震之后有大量的人员通过相应的劳务输出对口单位的对接,到异地进行相应的就业,但是最近也返回了很多,除了我们大家都公知的目前金融危机、经济方面的影响之外,农民工还向我们反映了目前他们在外面的一些情况。就是当时对口单位也好,相应的部门接洽也好,有很多的承诺,但实际上到了当地工作的时候比如在劳动的时间,劳动的强度,劳动的报酬很多方面和当初的承诺并不完全符合,所以说对于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一方面要创造机会,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对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追踪,董倩。

  主持人:

  好,谢谢跃军。

  刚才跃军说到一个培训问题,对什么人进行什么培训,我还是想再回到本田这个小伙子,你说他在本田,他接受了应该说很好的工作培训,那么又回到他自己的家乡,这个时候就针对这个小伙子,应当对他进行什么培训,你觉得?

  白岩松:

  其实返乡的农民排前三位的行业第一是建筑行业,第二是加工制造业,第三是服务业。从某种角度来说,现在像广东、浙江等地都在追求产业转型,将来有很多类似劳动密集型,这一类型的企业可能会向四川包括西部等地进行转移,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其实我觉得四川也应该打出这种牌,去欢迎一些转移的产业大四川来开始他们新的产业,因为目前的情况下还有大量返乡的有高素养的工人直接就可以接续上。

  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不知道大家在怎么思考,因为前不久浙江的企业发出了这样一份倡议,说在这样一个经济寒冬里面我们不裁员、不减薪,我很感动,也感觉很温暖,应急的时候也很重要,这是企业在行使社会公德,但是企业终归是企业,如果让他行使社会公德时间太长,他被拖垮了怎么办,也就是说政府这只手怎么去接。比如在目前这特殊的情况下,真是内忧外患,因为大地震所造成的就业压力,没想到金融危机那边又来了,我们要不要政府在特殊的时期对四川的很多灾区老百姓尤其低收入者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哪怕是阶段性的,比如到2009年中叶或者年底,哪怕一个月是150元或者200元,他对人心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从广元市政府的一份调查报告,他就说出这样的话,说他在去打工的地方利益被边缘化,在本地利益是空心化,他没有谁能代表他的利益,因此存在着严重的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在这个时候我认为除了社会各界的温暖之外,更重要的是政府能不能搭建起你刚才说的这样一个平台。

  主持人:

  企业一方面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要保证来自于灾区的工人。

  白岩松:

  但是绝不能把压力都压在企业身伤。

  主持人:

  再有一个不现实,如果企业都能做到,返乡的这几千万农民工又是从哪来?

  白岩松:

  没错,而且今年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数字,刚才给大家说了,2008年的时候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2023.4万,2009年一开始四川省就提出一个新目标,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少于2000万,也就是说它不会出现减员的情况,你要知道要完成这样一个目标,压力是相当大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我还是觉得,一方面大家非常积极地做工作,另外,劳动力回乡也具有某种积极意义,因为它对当地劳动力产生了一种素质上的刺激,人才是流动的,另外对产业的转移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

  主持人:

  正是腾龙换鸟的好时候。

  白岩松:

  没错,但是最重要的是这时候政府干涉,我觉得政府要拿出一个半年的目标,比如我们都知道,成都搞消费券,搞500块钱的培训券,都非常好,但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还是要打破城乡对四川灾区的生活无着的非常艰难的人群实行特殊情况下的最低生活保障,

  主持人:

  这是应急,但是从长远来看,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回来了,沿海地区的企业能不能跟着过来?

  白岩松:

  这就是一个产业转型的速度问题,必须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四川省要拿出相对一定的优惠,比如从旅游业的角度来说,现在我们就可以考虑,少挣点比不挣强,你的很多景点包括对外的宣传,票价、门票的价格、服务,这个时候可能都要让利,因为少挣比不挣强。从工业的角度来说,可能要加大对外的宣传,因为这是一段时机,所有人的热度都在,温度也都在,这个时候去做很多产业,包括企业的相关宣传,让我们的上级部门曾经允诺过的一些政策要兑现。因为去年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去灾区很多的部门都有各种各样很好的允诺,兑现没有?如果要是兑现完了,那就错过时机了,要逼着他尽早的兑现,因为这个时候需要更多人去监督,所以必须要形成一种合力,四川灾区的重建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业的问题,隐患很大。

【编辑:唐伟杰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