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 走入民间体验海岛生活方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 走入民间体验海岛生活方式
2009年02月17日 15:50 来源:南风窗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8年底,海南省旅游局制定的国际旅游岛总规划进京赶考了。据报道,在北京获得“一致好评”。但作为一名参与海南国际旅游岛总规划的咨询专家,我觉得如果按照这个总规划去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坐标体系不高。

  后旅游时代

  过去的30年,不仅承载了中国大国复兴的光荣与梦想,而且铭刻了一个旅游大国崛起的“辛”路历程。30年来,中国旅游的每一次关键性的转型甚至转折,都发生在8和9之际的年份,差不多正好10年一次转型。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旅游事业始于1978年。这一年,中国旅游局正式改名为中国旅游事业管理总局。1981年,国务院成立旅游领导小组,并做出《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1985年9月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从单一的抓国际旅游转型为国际、国内旅游一起抓”。之后10年的中国旅游,发展的主要是国际旅游,我把它形容为“西风东渐”:即伴随改革开放出现的出境旅游热和入境旅游热。

  1989年中国旅游第二次转型,国际游客的减少和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国内旅游尤其是城市旅游的蓬勃发展,旅游主体开始市民化、工薪化。

  1999年,中国正式开始实行黄金周。1999年国庆节第一个旅游黄金周空前火爆,中国旅游正式开始进入“假日旅游”时代。这一次转型,不仅带来了中国持续10年的旅游井喷行情,而且旅游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贵族消费”,而是寻常百姓家的大众消费,旅游主体大众化的特征日益显现。但是在2008年,持续了10年的旅游黄金周正式宣告结束。

  2008年,对于世界,对于中国,对于旅游,注定都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旅游的第四次转型,将从2009年正式开始。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旅游的这一次转型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再是前几次10年一个轮回的量变,而是一次深刻的质变。中国旅游将正式进入“后旅游时代”。

  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消费时代,但我们的旅游,还停留在生产时代、活动时代,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还是稀缺奢侈品,而不是日常消费品。“后旅游时代”的旅游,将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一种平常生活,人们将像消费日常生活必需品一样消费旅游。更重要的是,旅游将成为寻找内心的方式。

  这3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变身城市,城市变身都市,农民变身工人,演绎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当代“农村包围城市”运动。因此,现代城市居民中那部分有钱、有闲和有愿望进行旅游活动的旅游消费群体,无论白领、蓝领、商务、公务,还是政府官员和大中学生,他们的共性在于,他们曾经都是农民,来自乡村,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属于“城市移民”,而不是一般意义上那些土生土长的“城市居民”。

  这就决定了这30年来,中国旅游实际上一直是城市旅游唱主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开始对曾经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不再拥有新鲜感、神秘感。相反,城市的拥挤和生活的紧张,使人们开始忆念过去,追梦农村,城市旅游遂开始向乡村旅游转型过渡。

  而在国际上,“城市病”的出现是诱发全球狂热追求旅游的诱因,身在繁华国际大都市的人们,更渴望一个可以静听林语叶曲、鸟鸣虫吟,可随时融入自然的家。与建筑一样,旅游同样存在物理功能和精神功能两方面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精神功能的意义更大于物理功能。正是这种精神层面的诉求,使得海南不仅应该是景观和文化概念的载体,而且更应是提供丰富情感的交流空间,使得来这里的人们,获得一把心灵自由和人性关怀的“密钥”。

  提供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是海南旅游对于世界旅游最核心的价值体现,海南旅游应该成为现代人的一碗心灵鸡汤。因此,海南国际旅游岛,绝不是简单的景观视野概念,它不但有厚重的价值底蕴,更有深层次的人文情感。环境、文化、精神和价值所有这些渴望和期盼,都要能在海南国际旅游岛中找到。

  海南提出打造国际旅游岛,是旅游发展情势使然,是中国“后旅游时代”命题的一种海南求解和海南反映。海南旅游遇到的根本性问题,是游客变了,旅游消费需求和动机变了。而由中国游客裂变为国际游客,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大问题。原来我们是针对国内市场来生产产品,未来,就要以国际游客为主导来设计产品、整合资源和营销推广了。旅游消费主体在裂变,市场格局在裂变,海南旅游不裂变不行。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