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预测下周大盘:市场重拾升势可期(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十大券商预测下周大盘:市场重拾升势可期(3)
2009年02月22日 09:3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下周或出现前高后低走势

  □东方证券 沈阳

  本周市场呈大幅震荡之势,在连续两日调整下跌近两百点后,后半周出现企稳迹象。经过短线调整,上证指数形成的2185点第二个向上跳空缺口被部分封闭,股指大涨后的风险得以释放。从盘面看,本周市场走强的板块基本和国家政策相关,受4万亿基建投资刺激的水泥、机械板块,受到产业振兴规划拉动的家电、化工、轻工等板块,其中以家电为代表的轻工板块表现亮丽。

  前期连续逼空上涨后获利回吐的压力是本周急速杀跌的重要原因。但盈利效应使开户数又出现上升、指数基金密集获批、二月信贷投放再现加快势头,这使市场不乏流动性。但临近3月,市场是否能继续保持流动性优势,则值得思量。从技术形态上看,后期2185 点跳空缺口支撑力仍然较大。我们认为,后市在高位震荡后仍有可能冲击2300点,但缺口处压力较大,尤其目前量能出现逐步萎缩现象,市场继续上攻动力不足。美国股市道指创出新低,SP500指数的PE回落到16倍附近,而A股的PE水平处于17倍附近,估值优势不明显。因此目前市场继续上行有较大压力,这也是近期权重股走势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以上分析,不排除市场下周出现前高后低走势的可能。

  下周趋势 看平

  中线趋势 看多

  下周区间 2185-2300点

  下周热点 钢铁、银行等前期滞涨板块

  下周焦点 新行业振兴计划出台

  大盘后市将强势震荡

  □信达证券 刘景德

  2月17日上证指数最高冲至2402点,此后出现连续两个交易日的快速大幅下跌,2月19日上证指数最低下探至2190点,但是并没有封闭2月9日留下的跳空缺口,这表明前期缺口附近有较强支撑。2月20日大盘继续维持上涨的格局,量能有所减少,但是沪市成交金额依然达到1110亿。后市只要沪市日成交金额保持在1000亿以上,大盘就有继续上涨的潜力。

  近期市场将继续维持强势格局,适当震荡蓄势后,将继续向上拓展空间。前期的领涨品种本周继续走强,中兵光电2月20日再度涨停,以华新水泥为代表的水泥板块也维持上涨态势。本轮上涨行情表现为大盘蓝筹股搭台,小盘股和题材股唱戏;近期蓝筹股彼伏此起、轮番上涨;2月20日虽然银行股反复震荡,但是部分汽车股、有色金属股则大幅上涨。只要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等超级航母没有出现连续飙升的疯狂走势,上涨的行情可能就不会结束。另外,近期上证指数在突破2100点之后,已经进入2100至2400点这个新的箱体,估计近期大盘再次跌破2100点的可能性较小;而只要2100点不被击穿,则上涨行情就能持续。因此,近期激进的投资者可关注各类题材股,稳健的投资者可关注工商银行等涨幅较小的蓝筹股。

  下周趋势 看多

  中线趋势 看平

  下周区间 2200-2350点

  下周热点 银行股、石化股

  下周焦点 是否出台降息等政策

  短期将经历缩量调整

  □远东证券 刘光桓

  本周大盘先扬后抑,出现大幅震荡行情,周K线收出中阴线,基本上将上周的周阳线吞掉,显示出空方力量较强盛,市场风险还需进一步释放,下周大盘可能经历短期的缩量调整。

  本轮行情的反弹主要是政策面的引导和充裕的流动性所致。十大产业振兴政策相继出台,对经济的振兴起了积极的作用,相关行业和上市公司也有望在未来的政策实施中受益。

  上周与本周初大盘开始加速上扬,上演逼空走势,短期指标严重超买,获利盘迅速累积成山,市场风险陡然凝聚,市场追高热情减退。周二大盘上冲到本轮反弹高点2402点后,开始大幅回落,周三又在海外股市下跌的影响下,出现恐慌性杀跌,大盘一度大跌109点,创今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虽然本周出台电子信息、钢铁和惠及轻工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但并为激发资金的再度追涨,下半周成交量不断萎缩。因此,后市大盘释放风险、消化整固将在所难免。

  本周二大盘创出近期来的成交金额天量,换手率更是历史天量。从下半周来看,大盘成交量大幅萎缩,做空动能似乎已释放完毕,周五大盘出现企稳的迹象。但从本周日K线来看,大盘的调整正在进行之中,下周可能还将进一步延续调整态势,并有可能在2180-2350点箱体里震荡。

  下周趋势 看平

  中线趋势 看多

  下周区间 2180—2350点

  下周热点 医药、新能源等中低价股

  下周焦点 政策面、海外市场波动

【编辑:蓝玉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