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创意:赋予文化古迹新生命 旅游收入破亿元(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财富创意:赋予文化古迹新生命 旅游收入破亿元(3)
2009年04月15日 14:21 来源:央视《财富故事会》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主持人:欢迎回。前面说到新版《长恨歌》马上要公演了,投资方张小可和总导演李捍忠却吵起来了,两人是各有各的理,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到底为什么事争成这样啊?

  解说:

  原来,为了避免之前的舞蹈,观众看不懂的状况,张小可决定在每一幕上适当加上几句解说词,有助于观众更好理解舞蹈的内容,这可惹恼了李捍忠。

  同期:

  李捍忠:因为一个剧,它特别重要的是气场,它是不能轻易被打破的。/基本上听不到什么音乐,听到的都是解说。可能对故事了解了,但是对整个东西,对声音的感觉完全改变了。

  解说:

  李捍忠认为,既然你张小可聘我来当艺术总监,艺术创作的事应该全权有我做主,这样乱加解说词会破坏音乐的整体节奏,你这干预的也太多了。

  同期:

  费总:导演就说,你要这么加的话,不停的说、不停的说,那你除非就要唱秦腔好了,一句一句唱出来,人人都明白了

  解说:

  张小可也觉得这样做,或许不太尊重李捍忠整体的构思,但之前失败的经验不允许自己不考虑观众感受而冒险,张小可只得遵循市场规律,反复与李捍忠沟通、商量。

  同期:

  费总:张总努力的说服他,既然我们是一个大众文化,供普通的人群来欣赏,那么一定要男女老少雅俗共赏,都能做到这一点,人家明白了才会欣赏,然后我们艺术展示才有价值。

  解说:

  三番五次下来,李捍忠也有些动摇了,毕竟再好的艺术作品也要经受市场的考验,有时确实要做出一些让步。

  同期:

  李捍忠:我觉得,没办法,你面对的是一些白天到处逛逛的很累的游客,完全是消磨时间的,还不像在北京进剧场的观众,他们是比较主动的进去的,他们知道他们要的东西,他们进去。哪怕你的东西跟他期望的东西不一样,他是很主动的走进剧场的。还需要适当的做一些妥协。

  主持人:既要考虑艺术品位,又要迎合现在人们的欣赏需求,就在这样反反复复的磨合中,经过半年的修整,2008年4月,新版的《长恨歌》正式开演,随着夜幕降临,舞台升起来,“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从天而降。

  展示:开场,演出片段

  解说:

  新版的《长恨歌》是大获成功,好评如潮,一个月后已经是一票难求了。《长恨歌》的推出使华清池在国内人文旅游市场上再度声名大振。2007年,华清池旅游收入首次突破亿元,接待游客人数增幅达到15%以上。不仅如此,它还带动了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使整个临潼旅游景区的综合旅游消费提升20%。

  同期:

  张小可:旅游经济本身它是,有人讲,从一个意义上来讲是耗时经济。你有一个机会、有一个理由把他留在那儿,延长时间,他就有消费的机会,他就有反复和重复消费的机会

  解说:

  如今一闲下来,张小可总喜欢来华清池转转,看看山,看看水,感受古迹的新意。

  同期:

  张小可:文物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见证啊,因为它的稀有、因为它的不可再生,它绝对应当倍受保护。但在保护的同时如何利用。/其实你跳出来,那个文物承载的文化是什么?你把那个文化用现代的方式,用现代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展现,这是一种我们积极的去探讨文物或者历史文化和旅游结合的一条新的路子。/让躺着的历史站起来;让冰冷的、僵死的这些历史鲜活起来;让我们民族的历史从教科书里头跳出来。

  主持人:南唐有一首词中这样写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有着千年历史的华清池,正因为张小可的这份天马行空的创意,而注入一团财富的活水,也让沉寂多时的文化古迹赋予了新的生命。好,感谢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