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家话中国经济:最坏阶段已过去 将逐步反转(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经济专家话中国经济:最坏阶段已过去 将逐步反转(2)
2009年04月16日 18:55 来源:CCTV-2中国经济春季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二 最坏的阶段过去,并不意味着马上起来

  主持人: 如果放在一个静止的时间点来看,今天公布的宏观数据无疑印证了中国经济在回暖,这是一个季度的表现,在未来时间段里这些含义又是什么?中国经济现在的回暖到底是短时间的迹象,还是带有决定意义的趋势,我们再来看一个背景材料。

  从08年关于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分别是U型论、V型论和W型论,V型论认为中国经济二季度就可回升。U型论认为中国经济在低增长水平开始回升。W论认为未能达到经济要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结合新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的底部已经得到确认,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投资持续增长和出口快速恢复使得中国经济迈入U型,短期可呈现V型反弹。金融研究院所所长提出,中国经济是双比反弹走势,即W型,09年由于财政政策出现反弹,在09年上半年再次触底,虽然存在分歧,但是回暖成为共识,随着经济政策到位,已经去年11月份高速信贷回访,使得今年迎来强劲的总恢复过程。

  主持人:中国经济的宏观走势出现不同的判断,有些说已经见底,从数据的变化来看呈现V型的走势,在今年会持续的低迷期,还有人说走出W型,我们的汪、刘老师专家判断是什么,依据又是什么?

  刘世锦:我的选择是V型或者W型,这里面就是这样因素,我想说一下,最坏的阶段过去,并不意味着马上起来,跟起来有两个概念,不同的问题,U型政府投资为主。主要的推动效应过去以后,四季度以后时间,市场驱动的内需会不会起来,如果接不上就会出现W这样的形态,所以这里面就是关键性的变量,市场驱动的内需,或者我们讲民间的投资和社会的投资,从行业的角度来讲,跟房地产的表现是有关的。

  主持人:汪老师您怎么选择?

  汪同三:选择什么型看你分析的时间段?

  主持人:我们算09年?

  汪同三:如果说按季度来算的话,09年一、二、三季度低,四季度肯定上去,如果第四季度的6.8%是起始点,那就解决了一些。如果从年度来看,我们拿09年9%作为起始点的话,很可能是一个U型,因为中国经济想再恢复到超过10%以上的增长,那不是一年、两年的事。

  三 四万亿的投资可以加快执行速度

  主持人:谢谢两位老师,在今天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信息当中,一个是把脉宏观经济大势提供了一个窗口,另外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对下一步制定和调整宏观政策提供了依据,毕竟支撑中国经济发展信心的不仅仅是眼前开始回暖的经济数据,更来自于那些持续增强经济后劲的重大举措和政策。下一步会不会动用经济手段,我们再来看一个背景材料。

  十大产业振兴计划规模之后,中国是否推出新的数据政策,3月13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召开的十二大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已经准备了应对更大困难的方案,并且储备了充足的弹药,随时都可以提出新的刺激经济政策。总理的话,表明新的经济政策应对更大困难,更大的困难是什么,总理没有进一步的指示,但是新刺激经济政策的呼声也越来越多,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这些传言的产生,可能有人想拿出来炒股票,中国是否需要新的刺激经济政策,三月份全国发电量创6个月来的新高,同时浙江、湖南、安徽、江西、贵州、海南、云南等省份,3月份用电上浮。

  工业方面中国制造业采购指数也开始回升,达到52.4%,实现连续四个月的回升,这显示出中国制造经济开始回暖,浙江企业开工良好。信贷方面,1.89万亿元的新增贷款再创新高,一季度完成全年信贷目标的90%,同时票据融资的大幅降低,也显示信贷不仅进入实体经济,也在反映投资者信心,中国A股上证指数以30.34%的季度涨幅领跑全球。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目前在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效果还没有完全体现的情况下,应该继续观察原有刺激经济政策产生的教训,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目前期待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并不合适也没有理由。但不同的意见仍然存在,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出口降幅虽然缩小,但情况仍再继续恶化,过剩的出口生产能力,要通过国内消费解决,势必要通过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刺激国内消费。

  主持人:我们继续请教两位老师,刚才两位老师谈到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咱们中国经济这些宏观政策出台之后,产生了很多效果,后面是不是咱们的消费能够接得上,或者外汇的需求能不能接上,今天早晨的时候,我们在解读经济数据的时候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说我们中国跟国外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是一半。

  汪同三:但是我们的地区差距还是增大的,我们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看,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所以就这点上来讲,我同意你刚才说的。

  主持人:刘老师,你觉得这个空间即使外部需求不能在期望的时间恢复,还能支撑我们的经济走出这样的形式?

  刘世锦:我觉得和98年当时扩大内需相比较的话,基础设施在扩大,你比如说到东南沿海,港口星罗棋布地方太大了,中西部地区差一些,空间还有,但是还在逐步的缩小,我们现在可以考虑新的增长点,比如说现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我们讲的保证民生这个领域中间要有做的事情很多,这个方面就需要,很多以公共产品来提供的,政府要投资。这个时候我们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很重要的内容,过去我们讲消费结构升级说是吃、穿、用解决了,买了新房子,住房、买车的消费结构升级。

  另外就是我讲的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保障条件,更有效的社会安全网,这些东西实际上也是消费的内容,也是我们下一步消费结构升级的很重要的内容,但是它和我们以前的消费结构升级不一样,不完全是个人、私人的产业,它是公共产业,需要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通过加强这方面的支柱建设来提供。

  主持人:保持经济快速回升的话,需要民生、消费领域跟上。

  刘世锦:总的来讲,中国内需的空间还是有,这个空间还是相当大的。

  主持人:已经把我们出台的措施落实好,还是要做新的政策出台和准备,刘老师你能不能预见到一些新的政策出台?

  刘世锦:我想中国的政策现在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第一步还是要落实好,把这些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了,其中的力量是相当大的,比如说投资了,实实在在的建铁路了、高速公路,保障性住房,这是实物的东西出来。另外我们这种经济刺激的计划,提供一种契机,一种预期,经济活动预期是很重要的,我做一项投资,我投一百或是投五十、二十,这和我看到五年以后,三年以后和一年以后有很大的关系,预期对我们投资当然也包括消费作用是比较大的,政府出台这些政策,一方面我们会看到实物方面的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提供信心,稳定我们的预期,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把目前这方面落实好,要做的事情很多。与此同时我刚才讲的W型的形态,如果出现二次探底的话,需要第二轮的政策,现在多做准备,多观察,有前瞻性的观察,有一些思考,考虑一些问题,做适当的准备。

  主持人:刘世锦老师认为,把这些政策落实好,政策准备还是要准备的,汪老师你的选择?

  汪同三:基本上同意刘老师讲的,一定有政策准备,在做政策的时候要适当的调整,比如说我们可以加快政策的执行速度,四万亿和一万一千八百亿政府的投资和两年的阶段,我们可不可以加快,一年半、一年,加强它的执行力度。另外就是在结构上要注意些事情,要更多的去强调消费,因为我们现在看外需是很不景气的,投资现在面临着可持续的问题,更重要的就是要怎么样拉动消费的需求,我们在已出台的政策中,对于消费它的着力点我理解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直接拉动消费,比如说家电下乡,小排量的汽车购置等等,还有一类就是间接的促进消费,这所谓我们家电民生工程建设,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第三我们直接投资,这样可以增加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也是有益于消费的。

  在现在的情况下,外需在恶化,投资已经很快了,要考虑它的可持续问题的时候,更多的要注意怎么样在现有的框架下更好的抓预期。

  四 中国经济在今年下个时间里,或者今后一段时间会逐步的反转

  主持人:如果还需要新的政策,您觉得新的政策是什么样的政策?

  刘世锦:下一步我们怎么拉动消费,就最终的需求我们要通盘考虑。怎么激发民间的投资,中央投资拉动地区投资和社会投资,怎么把社会投资拉动起来,把广大的企业,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能够全面的调动起来。

  主持人:而不是挤出。

  刘世锦:这方面的话,我们要调动。

  主持人:我们网友有一个问题,上证综指今年上涨了34%,恢复到去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水平,去年9月全球股市仍然在徘徊,今年下跌4%,为什么股市增长率有差距,怎么看待这个差距?

  刘世锦:我对这个研究不多,但是我看过一些研究成果,就是股市和经济的实际表现还是有距离的,不一定实体经济面好了股市一定上来,或者实体经济面不好股市一定下跌,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这是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我们积极的角度来讲,最近股市整个势头不错,可能和大家的预期有关系,大家也会观察到、估计到中国经济在今年下个时间里,或者今后一段时间,会逐步的反转,总体对中国经济还是有信心的。从积极的角度来讲,是不是一种信心和预期的表现,但是我们对股市和实体经济这种关系,要采取谨慎的态度。最近也有人担心,比如说现在钱比较多了,这些钱都投到股市里面,会不会诱发前一段时间的资产泡沫又会出来,这些事情有目共睹。

  主持人:谢谢,再次感谢刘老师,汪老师,这些经济数据。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