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上海车展布局谋“市” 寻找中国机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汽车巨头上海车展布局谋“市” 寻找中国机会
2009年04月21日 10:2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车展4月20日拉开帷幕。本届展览会总规模达到创纪录的17万平方米,比上届车展增加20%,并且有13款车在车展上全球首次发布。全球汽车巨头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仍然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中国市场一枝独秀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车市总体处于低迷状态。年初在美国举办的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底特律车展,数量和展位的面积跟2008年比都有大幅减少,之前已有三菱、路虎、铃木汽车、法拉利、劳斯莱斯、保时捷等宣布退出底特律车展。展出规模和参展企业数量明显下降。之后的日内瓦车展也不尽如人意。美国汽车巨头虽然参加了日内瓦车展,但参展规模大幅缩水。

  而今年9月的东京国际车展则更是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日本汽车工业协会24日宣布,今年秋季举行的第41届东京车展,参展企业为122家,仅为上届车展的一半。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日前表示2009东京车展可能面临取消。目前,一些外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决定不参加2009年东京车展,而部分日本参展商也建议取消此次车展。

  此次上海车展,美系汽车企业也收缩了战线,通用仍选择与上海通用联合参展的惯例,新款车型无意亮相。福特汽车的展示面积有了大幅度的缩小。但是,中国仍是全球各大汽车巨头都不愿缺失的一块风水宝地。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寒流中,中国汽车市场一枝独秀。今年前两个月,欧洲汽车销量下降25.8%,日本和韩国下降20.2%,北美市场销量下降37%,南美下降9.8%,东南亚下降12.5%,只有中国增长了3.1%。

  中国市场强劲需求不容小觑,在出台《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及相关配套措施后,中国汽车市场迅速转暖,已连续三个月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新车销量第一大市场。一季度,中国汽车产销止跌回升,分别为256.76万辆和267.88万辆,同比增长1.91%和3.88%。其中,3月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00万辆,创历史新高。显然在全球车市“寒冬”之际,中国已成为全球业界瞩目的关键市场。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上海分会会长岑富荣说,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有一些缺席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留下了无奈的背影,但是许多汽车企业即使囊中羞涩还是掏钱参展,中国仍然是他们心中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继续看好中国未来

  20日,保时捷在第十三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向全世界首次发布了保时捷全新车型Panamera。本次上海车展,保时捷展位创纪录地容纳了保时捷全系列共15台车型,拥有上下两层空间的展台总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

  Panamera在上海车展进行全球首演,再次凸显了保时捷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欧洲保时捷汽车控股股份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总裁魏得进(Wendelin Wiedeking)表示:“Panamera在上海国际车展的首发活动,充分展示出我们对于欣欣向荣的亚洲市场的坚定信心,表示我们将依赖这些市场,并且完全相信这些市场的未来经济潜力。”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总裁柏涵慕也表示,这次在上海车展的强势亮相,证明了保时捷看好中国市场,并谋求在中国的长远发展。

  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市场保持了强劲增长的势头。今年一季度销量达11000辆,同比增幅高达30%。三月单月销量达5000多辆,同比增长50%,创历史新高。此次车展奔驰将其核心产品奔驰E级轿车的亚洲首发地选在中国,随后将首向中国引入一定数量的进口E级轿车。戴姆勒汽车集团董事会主席兼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说,所有这些行动都凸显出奔驰致力于在中国这一世界最大汽车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蔡澈说:“今年春天,全球汽车行业再一次将满怀期待的目光投向中国,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上海国际车展已经跻身于世界最重要车展的行列;其次,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仍保持稳健增长。”

  本田专务董事兼中国本部长兵后笃芳在车展上表示,中国独立于世界的时代已经结束,在本田全球布局中,对中国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兵后笃芳说,2009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市场规模的对比已经发生变化,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战场由美国向中国转移。

  马自达乘用车在中国一季度增速超过22%,销量达37217辆,创下了自2001年登陆中国市场以来同比最高销售纪录。马自达(中国)公司董事长太刀挂哲在车展上说,有预测显示,中国市场今年将会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区域汽车市场,马自达将更加努力,在蕴含巨大商机的中国拓展市场。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