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资3亿建金融学院 副市长屠光绍任理事长(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上海出资3亿建金融学院 副市长屠光绍任理事长(2)
2009年05月04日 08:26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引进论”与“培养论”有争议

  面对这样的“金融人才缺口”,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上海的金融人才一方面需要引进海外人才,一方面需要上海和全国的金融学院培养人才,来补足缺口。”

  2008年12月,上海金融办等部门组团赴欧美招聘高端紧缺人才的新闻曾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此举被很多人视为中国抄底“美国华尔街”、“伦敦金融城”的一次壮举,同样也是引进论的一次实践。

  长期以来,面对上海金融人才短缺的问题,一直存在两种解决方案,即引进论和培养论。引进论认为,只有尊重金融人才的国际市场价格,同时安排适当的税制,就可能吸引高端国际金融人才。与之相对,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则力主培养论,他认为,引进肯定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国外人才到中国肯定会遇到“水土不服”。

  《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在上海有关部门“大张旗鼓”赴欧美招聘金融人才半年之后,从“引进”兼顾“培养”的转变折射出了上海市有关部门在培养金融人才问题上思路布局已经逐渐清晰起来。

  副市长挂帅金融学院理事长

  今年2月,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曾表示:“到海外招聘人才不是最主要的策略,我们本地的、国内的人才是主要的人才。”两个月之后的4月19日,上海市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出资3.2亿元组建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由上海市市长韩正亲自揭牌,而作为分管上海金融事务的副市长屠光绍更挂帅担任了该学院的理事长。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院长王江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巨额投入说明上海市政府对于金融人才培养是十分重视的。根据近期计划,我们在未来3至5年内,每年培养300名金融人才,待逐步稳定之后,在未来8至10年,每年可培训出500名专业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该学院的管理模式同样具有中国特色。据方星海介绍,该学院采用的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国际惯例和中国自身情况相结合的产物,目的是确保建设成为国际一流金融学院。

  记者注意到,作为最高决策机构的理事会共有11位理事会成员,其中就包括了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上海市副秘书长蒋卓庆、上海市发改委主任周波、上海市财政局局长葛爱玲、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等6位官员理事。这也意味着上海市政府对于学院决策具有相对多数的表决权。

  未来将降低金融人才税负

  截至目前为止,除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之外,上海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金融学院等高等院校不同程度地担负着为上海培养金融人才的重任。但是与巨大的金融人口缺口相比,这些依然显得不够,因此引进国内外人才依然被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4月23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针对《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二次审议,涉及“金融人才环境建设”内容已经做出了进一步的细化。

  同日,上海市人大宣传处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资料显示,在此次修改中,“(上海)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引进的高层次、紧缺金融人才在户籍和居住证办理、住房、医疗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便利”被进一步强化。

  然而,一直备受关注的金融人才税负减免的设想并未在此次《条例(草案)》(修改稿)中得以体现,是否会在下次审议时进行修改尚未可知。

  此前,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对内地的金融行业而言,金融人才的税负可能有些过重,所以上海会在未来进一步降低这方面的税负。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来上海工作。”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谈佳隆/上海报道)

【编辑:蓝玉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