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仅靠测试就能规避风险?(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仅靠测试就能规避风险?(2)
2009年05月06日 16:07 来源:海口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观点

  反方 意义不大

  风险测试为何会被部分银行网点轻视?一名银行从事相关业务的负责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实际上,这个测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客户的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这名负责人称,仅仅靠几分钟的时间就让客户进行完这个测试,客户的真实情况不但银行不会很清楚,就是客户自身也不会太清楚。

  比如一些客户测试后的结果是稳健投资型,但是事后银行了解到,其实他的“实力”并不弱。而一些客户为了购买到某款高风险高利润的理财产品而填写测试单,最后测试出来的结果是激进型,可以承受风险的能力比较大,但实际上这些客户却接受不了亏损,只是想赚得更多才那样填写的。

  该负责人还称,虽然各家银行都是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对客户进行风险测试,但是在具体的测试题设计上,各家银行都不一样。由于测试内容不一样,就有可能造成同一客户在不同的银行测出不同的等级。

  另外,如果客户想购买某款理财产品,就算客户真实情况达不到测试的要求,一些工作人员也会“帮”客户达到,比如简化手续等。

  “虽然客户购买理财产品要通过银行风险测试或审批,但购买理财产品主要还是看客户自己的意愿,有的银行还会要求风险测评不符合的客户签订免责条款。其实只要是客户想买的,一般都会买得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进行风险测试意义就不大了。”这位负责人坦言。

  正方 应该重视

  但是,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进行风险测试非常必要。

  国际金融理财师陈靓告诉记者,按照规定,银行在进行风险测试时,必须是银行有资质的工作人员与客户面对面进行测试才行,连打电话都不可以。

  工作人员要当着客户的面对其进行指导、讲解,了解客户以前购买过哪一款理财产品,是否亏损过等等,通过这些情况来了解客户的真实风险承受能力,并指导客户真实填写风险测试单。

  陈靓说,通过风险测试,银行能了解到客户的收入、风险承受能力等情况。如果客户对风险没有意识到,银行评估出来的风险等级比客户想购买的理财产品低的话,银行就不会建议客户购买这款产品,而是介绍客户购买其他产品。这样,不管是对客户还是对银行,都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理财师称,对客户隐瞒风险,其实对银行也不利。

  因为通过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一般本身就是银行的储户,他们将大量的钱存在银行,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往往误认为理财产品是收益更高的储蓄,并出于对银行的信任才购买。

  一旦这些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出现亏损,他们将不再信任该银行,如将剩余资金取走,银行也会因此造成不小的损失。

  提醒

  个人分辨很重要

  对于银行的风险测试,海南昌宇律师事务所林家旺律师认为,银行推出理财产品,最终目的还是要把理财产品卖出去,因此对客户来说,不管是风险测试还是工作人员的分析推荐,其实都不是很“可靠”。

  如果客户购买理财产品亏损了,想找银行承担责任的话,是难上加难,比如银行一般在客户购买理财产品时会让其在免责条款上签字。

  林律师提醒,许多投资者特别是平民百姓之所以会亏损,主要是因为对这种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并不了解,不知道亏在哪里。其实,任何理财产品在收益放大的同时,风险也随之放大。

  林律师建议,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先详细了解该产品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绝不能听信“只赚不赔”的说法;其次,要详细了解客户与银行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最好能签订相关协议,并仔细阅读协议内容,以免落入“合同陷阱”,有了公平的协议后,一旦发生纠纷就可以作为有力证据。(记者 郑文强 实习生 陈思丽)

  仅靠测试就能规避风险?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针对风险测试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孰对孰错,似乎没有争论的必要,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两种态度都有其道理。

  可是,仅仅靠风险测试就一定能规避风险吗?正如一位负责人所说,每个银行的测试内容都不一样,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同一个客户在不同的银行测试出不同的结果。风险测试是规避风险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

  笔者认为,除了投资者个人应提高风险意识,仔细分辨各类理财产品外,更重要的是,银行也应该从多方面帮助投资者分析,指导购买,而不能仅仅靠一纸测试,就决定客户适合哪类产品,不适合哪类产品。

  富豪们的亏损是前车之鉴,连长期与金融打交道的富豪都无法预测风险,更何况对金融知识知之甚少的普通百姓呢?(小午)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