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善”陈光标:我一定做中国慈善第一名(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首善”陈光标:我一定做中国慈善第一名(2)
2009年05月12日 11:2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周年计划

  重回灾区 继续行善

  NBD:汶川大地震后,您的善举让你备受关注。地震一周年即将到来,你是否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

  陈:媒体的关注时刻都有。大家都在问:“光标,一周年你打算做点什么呀?”其中有真切关注的,但是不乏看笑话的。这种压力和此前高调行善受到的非议来比,不算什么。在汶川地震之前的10年中,我一直在行善的路上蹒跚前进。而汶川大地震让我对慈善有了新的定义和认识。那就是归零,尔后重新出发。慈善的道路还很长很长……

  NBD:地震一周年,你认为做点什么更有意义?

  陈:还有什么比坚持行善更有意义?行善不在于你在某个特殊的日子做了什么,而在于你能否持之以恒地行善,这个很关键。

  但是,一周年我还是会做点什么,我觉得在这样一个举国哀悼的日子,我要做我该做的事。

  我将捐款修建10座 “5·12”遇难同胞纪念碑,以全中国心系灾区的人民名义捐建。纪念碑将矗立在汶川、青川、北川、汉旺、都江堰等地。这10座纪念碑总价值近400万元,石碑为一块整的石材,最上面是开裂的一个大缝,中间用两只握紧的手表达团结一心以及对生的渴望,非常具感染力。这也是对胡总书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温总理“生死不离、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的诠释。这10座纪念碑5月6日下午就从厦门起运至四川,11号前全部就位。

  另外我会重回四川,把我之前走过的救灾路线重新走一遍,去小学、医院看看,看看我救助过的人,看看他们还需要什么帮助。

  我还打算捐2000台电脑和200万元现金。这200万现金主要捐给因灾致残人士、特困户,用作学校奖学金等。接下来,我还会在当地建立留守儿童基金、留守老人基金等等,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只能慢慢来。

  NBD: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陈:带动更多的人来做慈善。不管有钱还是没钱,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只要有一颗爱心,都能来做慈善。我的下一步计划是带头为56个民族的每个民族捐一所学校、一间卫生所。

  记者手记

  慈善家应得的尊敬和崇拜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上午,陈光标刚刚从云南至南京的飞机下来赶回办公室,略显疲惫,眼睛发红。

  “小刘你来啦,你先坐。”陈光标在接受我采访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谦和。在采访中,不断有人匆忙进入他的办公室汇报工作。因为他此次去云南捐款,很多公司的事情都需要他亲自处理。“对慈善的事情,他从来都是事必躬亲。”陈光标的秘书认真地对我说。

  “我去了云南,刚刚下飞机,你是我回来第一个‘劫’到我采访的记者。”陈光标打趣地说。在采访过程中,不断有媒体打电话来约见采访陈光标,他不好拒绝,几乎接受了所有邀请媒体的采访要求。“他们工作也不容易,而我的慈善事业需要宣传,不宣传怎么会有更多的人一起加入进来做慈善呢。”这正应了他自己说的那句话——“高调行善,低调做人”。

  在累计不到1个小时的采访中,陈光标不知道多少次进进出出他的办公室,使得我的采访从下午3点开始,断断续续到晚上8点才结束。

  在断断续续的采访中,有来自四川灾区的人来和他洽谈捐款,有从他老家宿迁前来求助的,还有其他一些不知姓名的人闻名而来求助的……他的办公室颇为热闹!

  因为采访一次次被打断,我只好拿着采访本和笔跟在他后面,他一有时间,我就抓紧问上两句,立即记下。

  我在陈光标办公室的5个小时中,他完成了对意大利地震灾区100万元人民币的捐款,并且收到了意大利驻中国大使馆发来的感谢信。我在惊讶于他捐款的速度时,他冒出一句“大爱无言,大爱更无疆”。

  离开他办公室的时候,陈光标亲自送我下电梯。我下电梯后,他又直接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

  “妈妈,我在电梯里看到标哥了!哈哈!他和照片里的样子有点不一样!”我身边一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在电话里兴奋地告诉他的妈妈,他看到了生活中的中国首善——陈光标。

  我回头朝这可爱的小子一笑,心想:慈善家得到了应有的尊敬和崇拜!

  每经记者 刘春香

  陈光标·数字

  1:他是第一个到达抗震救灾现场的企业家。60:他指挥的60台大型工程机械、120名操作人员,是“5·12”大地震后中国民间第一支救援队伍。

  200:他亲手从废墟中抱、背、抬出了200多名孩子。

  131:他的救援队从死神手中夺回了131条鲜活的生命。

  1亿:他为地震捐款捐物总价值超过1亿元。

  陈光标·语录

  这一年,归零,尔后重新出发。

  毫不避讳地说,我一定做中国慈善的第一名。

  对我来说,什么奖项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真正为人民群众做了些什么。

  “光标,一周年你打算做点什么呀?”其中有真切关注的,但是不乏看笑话的。这种压力和此前高调行善受到的非议来比,不算什么。

  还有什么比坚持行善更有意义?

【编辑:蓝玉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