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银行不保本投资者心慌 信托理财产品"换装"上市

2008年07月10日 14:29 来源:新闻晚报 发表评论

  昨天,银监会官员再次重申银行不能承担 “兜底”的风险。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张小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比较关注表内信贷资产转移到表外、而风险没有转移的情况。如果要做表外的,一定要把风险转移出去,银行不能承担 ‘兜底’的风险。监管部门要保证业务和产品的合规性。”记者从已经上市的产品看,信托理财产品也已经开始“换装”,但银行方面不担保、不保本的承诺让不少投资者有点没底。

  另辟其它担保途径

  家住静安的杨女士近日来电咨询,自己是银行理财产品的老客户了,但最近打算购买的一款信托理财出现了让人有点 “没底”的补充说明: “如发生借款人完全丧失清偿能力的最不利情况下,投资者将全部损失本金。”杨女士反映,自己买信托类理财产品也很久了,收益基本都跑赢了银行定存,可现在没了银行担保,会不会出现意外损失?

  对此,记者采访了沪上几家银行的相关业务负责人,基本观点是,对融资性信托产品来说,没有了银行 “保驾护航”,其他抵押担保方式必须有所作为。而老百姓在购买信托产品时,先看看有没有银行担保,如果没有,也不用马上否定,再看看有没有其它抵押担保。

  以平安信托发行的一款资金信托计划为例,就是由借款人以土地作为抵押,同时,法定代表人以个人资产作无限责任担保。也有业内人士给出了不同观点:借款人是该行的优质大客户,信用等级较高。减少了担保环节,还能让利于投资者。

  而此前不久一只阳光私募信托“丰收盈宝”因净值下跌75%,达到了强制平仓线而被迫清盘,成为今年首只因净值暴跌而清仓的阳光私募。让人颇感安慰的是这只信托产品的投资者却毫发无伤,作为“优先收益人”仍然获得了8%的年利率。

  业内人士称,银行担不担保未必会影响信托贷款产品的走向,关键在于设计结构上的创新,信托理财完全可以另谋出路。

  用收益谋得青睐

  银行理财遭遇 “零收益”风波后,融资性信托产品以收益稳健而受到市场青睐。在此类产品的运作中,各方实现了多赢。获得信托贷款的企业,在目前银行信贷资金收紧的情况下,解决了资金难题。虽然现在银行方面可能不再担保,但信托理财良好的历史表现也已经在投资者心中打下一片天地。

  透过信托贷款的平均利率水平,不难发现融资性信托项目为何不断升温。2008年5月国内发行的集合信托产品中,贷款类产品的平均期限为1.64年,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8.68%。

  较高的收益也颇让投资者青睐。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信贷资产类产品却赢得了投资者青睐。从2月份起,信贷资产类产品的发行量就每月见涨,到今年6月,信托类产品和信贷资产类产品发行数量分别为223款和187款,二者均创下历史新高。(记者 崔烨)

编辑:杨威】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