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反弹行情进入后半程 千万别成为买单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分析:反弹行情进入后半程 千万别成为买单者
2009年02月18日 09:39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天,记者的一位朋友刚从欧洲度假回来。“ZARA的衣服5欧元,LEE的裤子7欧元。商场中,经常能碰到‘血拼’的中国人。在欧洲才感觉到自己是富有的,买东西不差钱!”朋友的欧洲购物经历让记者十分羡慕,中国的A股行情也让外围市场羡慕不已。

  一枝独秀,应该是形容春节后中国股市最为准确的成语。在欧美股市、国际油价在低位徘徊的阴影下,A股走出一波独立的强势反弹行情。沪市周K线5连阳,深市周K线则6连阳。

  更让投资者鼓舞的是,两市交易活跃,量价齐升。沪市创下7700亿元的成交天量,仅略少于2007年“5·30”时的成交量。这与去年频频创出的500多亿元的“地量”形成巨大反差。本周一,沪市成交1807亿元,再次刷新反弹以来新高。

  在大小非的重压下,原本一直差钱的股市,突然不差钱了。市场普遍认为,充裕的流动性成为A股持续上行的最大助力。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多增8141亿元,创下了新增贷款的单月最高增幅。

  尽管货币供应增加旨在为实体经济注入资金动力,但在当前投资效益普遍较差的情况下,企业投资意愿不强,新增流动性难以全部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可能部分进入股市,由此为股市走高提供资金支持。

  从刚公布的外贸数据看,全球危机继续向深度演化,中国进口下降的速度远高于出口。这跟中国的贸易结构有关,中国进口初级产品和半成品,这些半成品到中国组装后,再以最终产品形式出口,所以中国的进口现在下降很快,实际上预示着未来几个月中国的出口会面临更为严重的冲击。即使原材料降价使部分出口产品的利润率提高,但欧美消费总量如果出现下降,那么还是没法使中国企业持续盈利。除非是像记者的朋友一样,经常去欧洲“血拼”,大量购买远远低于国内售价的奢侈品,拉动欧洲的“内需”,反哺中国的制造业。

  然而,这只是个看上去很美的“梦想”。经济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收入降低,这样他们很难攒钱去做一些“大事”,比如买房、买车等等,这样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一些诸如DIOR、LV等“廉价的非必要之物”。这种“口红效应”很难使中国外贸企业渡过危机,而且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我国外贸影响的程度也难以评估。

  此外,央行公布数据,2009年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9.61万亿元,同比增长18.79%;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6.52万亿元,同比增长 6.68%。M1流动性较强,反映居民与企业资金从紧状况。1月份M1增量中,居民存款增加1.53万亿元,占101%,企业存款仅占3%。该数据在2008年6月时,居民存款占44%,企业存款占60%。企业存款比率下降,表示周转性资金减少,尽管银行贷款增加,企业资金链紧绷的局面并未出现实质性乐观。

  从1月份PPI数据看,需求依然萎缩。虽然近两个月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数据反映出政府投资拉动下,过冷的制造业有所回暖,但是PMI和新增订单指数仍然在50以下。经济学界,将PMI指数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即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以此表明,这一轮股市的“不差钱”行情也终究无法“一枝独秀”很久。

  其实,近期A股市场上涨的动力,除了“流动性”还有“故事性”。借助国家对九大行业的振兴机会,分别对各振兴行业的个股轮番炒作。技术面上看,面对2300点的压力,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指标股依然是多方的有力武器,在重要的心理关口拉动权重股突破阻力。但权重股的上涨,并不能掩盖潜在风险高于潜在收益的事实。目前,每日2000亿元的成交量,如海绵般稀释着“流动性”,后续资金介入多少,决定此次反弹“故事”何时落幕。之前“踏空”的投资者如果非要讨个说法,那也只有关注一下:高价股板块、中字头板块、食品饮料、零售百货等滞后补涨板块,此外,配合着未来还将出台的轻工业振兴规划、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等利好消息选择投资机会。但是,这年头挣点钱不容易,享受收益快乐的同时必将承受风险的煎熬。

  故事总会有结局,反弹终归要结束,千万别成为买单者。与前几日明显不同,周二两市大幅震荡,尾盘放量下跌。这表明,传说已久的调整已经开始了。(于宛尼)

【编辑:刘传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