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康:做好对过热行业和高风险领域的压力测试(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刘明康:做好对过热行业和高风险领域的压力测试(2)
2009年05月19日 15: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第二,完善监管规制和不断探索科学监管原则并举,努力提高及时发现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实践表明,监管者及时发现金融市场发展和变化中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市场的变化往往领先于监管者的应对举措。银监会从成立初期开始,逐步完善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IT风险等各个方面的监管规章和制度,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风险监管规制体系。同时,我们也在监管实践中摸索和归纳了一些科学和客观的监管原则。比如,对于信用风险,我们确立了“准确分类—充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持续监管思路;针对金融创新的风险,我们提出了“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和信息充分披露”,以及“管产品、管业务、管机构和管行为”的监管原则等等,这些重要原则的确立使得监管理念真正成为规范和指导商业银行行为的准则。

  第三,重视微观单体机构风险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并举,提高风险监管的有效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上公认的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银行业监管机构往往在强化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同时,忽略了宏观审慎监管能力和框架的建设。银监会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始终将防范单体机构金融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都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银监会在致力强化单体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约束、提高呆账拨备水平,控制大额风险集中度、管理和回收不良贷款、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建设的同时,也始终关注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银监会成立初期确立的“抓两头,带中间”改革发展战略就充分体现了我们对于系统性风险的高度重视和把握;我们注意向广大银行业金融机构集中系统地通报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提示产业重大调整和相关银行业风险状况;指导银行业做好各种行业,特别是一些过热行业和高风险领域的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压力测试;系统开展银行业风险同质同类分析和监管评级;注重防范和有效隔离风险跨境和跨市场传递等等,这些实践对于构建中国银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防范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始终注重逆周期监管能力的建设。银监会逆周期监管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措施:1、针对一些审慎监管指标,如资本充足率、按照公允价值估算的押品价值的亲周期性特征,我们始终强调在提高资本水平的同时,要注意提高资本构成的质量,特别是要求银行股东的主业要有持续稳定现金流,以确保其持续增补资本金和远离破产的能力;对于公允价值在信用风险防范中的使用,我们也始终强调要科学考量由于市场短期波动或极端情况下可能给我们判别风险带来的影响。2、针对一些投机活跃的领域可能给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带来的风险,我们始终注意从源头控制信贷的杠杆率和集中度。比如,对于极易形成金融风险的房地产市场,坚持严格控制开发商贷款成数,严格实施二套房和多套房房贷政策,有效防范风险的聚集和扩散;始终坚持银行业体系与波动性较强的资本市场的风险有效隔离;加强资产证券化业务监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慎开展资产证券化,防止房地产信贷风险通过证券化被放大。3、针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短期行为的亲周期性,我们始终重视高管薪酬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针对理财产品开发和销售过程中的行为特点,提出“买者自负”和“卖者有责”的风险提示,坚持要求各家商业银行必须在售前、售中和售后实现持续披露风险信息,在发售理财产品时,要求投资者在产品风险提示单上双签或多签,避免误导性销售,防范理财业务风险等等。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实践逆周期的监管理念,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蔓延,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计提拨备力度,增强风险抵御能力,要求银行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坚守风险管理底线,扎实做好“三查”工作,严密防范票据风险,加强对贷款风险集中度的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贷款资本金要求等等。

  第五,不断扩大监管覆盖面,确保不留监管真空。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清晰的监管边界和监管范围的全覆盖至关重要。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商业银行以及一些没有任何监管的金融中介机构通过结构性投资工具和衍生产品,逃避监管,最终造成了系统性危害。银监会对监管边界问题和覆盖面问题十分关注。我们通过设立功能监管部门,实现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矩阵式管理和信息沟通;我们坚持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的适当风险隔离;我们不断完善对不同种类风险的监管,从重视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到推动商业银行加强信息科技风险和声誉风险的管理,在防范每一种风险方面,更是不断深化和细化;我们不但完善对机构、业务、产品等条线的审慎监管,同时还更加注重对行为的监管。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