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股价上涨也成为“货币现象”?(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经济学家:股价上涨也成为“货币现象”?(2)
2009年05月21日 08:1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从“货币现象”推测股市波动趋势

  很多人已经开始担心美元贬值和中国下一阶段的通胀,最近油价的上涨似乎也在印证人们的担忧。但如果单纯从通胀周期的角度看,这种担心似乎还早了一点,2007-2008年通胀刚刚结束,而再上一轮通胀是在2003-2004年间发生的。

  一般而言,经济的上行或下行都需要有一个持续阶段,历史经济数据也表明,中国的经济波动周期一般都在3年以上,不大可能一年内就完成。虽然从短期看,政府的刺激经济政策会产生明显的反周期作用,但最终会发现这些政策并不能改变原有的趋势。这是因为,趋势的形成是系统性的,系统内各个要素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如发达国家的消费疲软,导致中国的出口减少,再导致中国的产能过剩和失业人数增加,进而影响中国的消费疲软和政府税收的减少。这就是经济下降中的“负反馈”现象。

  政府发现前期的政策效果不理想时,便会进一步加大货币或财政政策力度,将有更多的资金投向经济体。如美国在应对1929年大萧条时,也投放了大量货币,但由于银行的大量倒闭,居民宁可持有大量现金也不愿存银行,银行也不愿把钱贷给企业,货币政策的基本上失效。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政府也实行了宽松货币政策,但由于日本的金融是开放的,大量企业和个人把钱投向美国进行套利,因此到了1996年,日美间长期利率的利差扩大到5%,可见日本的货币政策同样无法挽救经济。货币政策之所以失效,本质在于它只是增加了货币的供给,却不能增加企业的货币需求。

  但中国目前的情形不同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或90年代的日本。首先,中国的银行是非常健全的,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金融危机;其次,金融体系对外几乎是封闭的,政府扩大货币供给,这些货币量并没有流向国外。

  就中国而言,增量货币的去处非常有限,除了流向实业之外,余下的只能投资金融资产和准金融资产,如定期储蓄、债券、股票、房地产、黄金、铜等。不少投资者,甚至是有些学者,都把新增贷款的大幅上升看成是经济复苏的标志,称之为流动性充裕,这实际上是对流动性的误解。

  目前我们面临的是企业和个人需求的萎缩,那么货币流动性怎么会好呢?反映货币流动性好坏的可以用M1/M2这个指标来说明,2009年4月份只有0.33(见图4),几乎是历史上最低的。从银行信贷的实际投向看,80%以上的信贷投向了低风险领域,可见银行虽然面对信贷指标完成压力,但还是非常谨慎地放贷。

  因此,在实体经济和个人需求萎缩,金融市场仍不开放的前提下,中国必然将维持增量货币流向金融或准金融资产的格局。

  这种格局能够持续多久,或何时会被打破?我们不妨关注以下一些变数:1、美国经济率先见底回升,带动日欧经济结束经济下行周期,中国出口转好,拉动实业投资增加(我们认为美国经济率先见底回升的可能性是有的,但不在近期);2、中国的M1持续加速增长,超过M2的增速,货币政策取得成功;3、金融资产价格的持续上升,诱发企业实业投资需求的增加,从而实现虚拟经济拉动实体经济的梦想,这是央行所期望的,但中国过去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例;4、货币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但仍不见效,加上发达国家经济也迟迟不见好转。

  上述前三种情形都会影响到股市的波动,但总体来看还是向上波动的几率大些,资金流向的结构会发生变化,如周期性行业或大盘蓝筹类的股票会成为新资金追逐的热点,但由于政策的传导有一个时滞期,如果乐观地估计,牛市的启动大概也要到2010年年初,之前应该是估值水平提升(更多是来自于企业盈利水平的下降)的平衡市。从图5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除了受全流通问题困扰时期,A股的估值与上市公司利润增速还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利润增速还处于负值的背景下,我们又怎能马上期待泡沫的产生?

  至于第四种情形,如果出现,也应该会是在更晚些的时候,比如明年,因为今年还是属于政府“旧招”的效应体现阶段和“新招”推出阶段,大家都处于“憧憬期”,如果政策失败或大家觉得招数已尽,那么金融资产价格的暴跌就难以避免了。如何来判断未来趋势,我们建议关注M1的绝对变化和相对变化,因为这是反映企事业部门经营活动状况的最快指标。(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迅雷 本文大部分数据由吕春杰提供)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